2019年,郊區將進一步緊緊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5A級景區創建要求,加快旅游要素培育與發展,牢牢把握招商引資這個關鍵環節,重點抓好四項工作。
(一)著力打造景區新興亮點。開發環和悅洲區域千畝油菜花海,打造旅游打卡目的地,培育景觀亮點和收益增長點。續建和悅洲景觀提升、淡水豚養護中心邊溝景觀提升工程和研學營地二期等項目。新建智慧景區管理服務中心、大通歷史文化展館改擴建、清字巷修繕、瀾溪老街亮化彩化、和悅渡口至大關口區域形象提升和環洲花境等項目。謀劃推進大通糧站搬遷和部分文保單位修繕保護等工程。圍繞瀾溪老街、濱江岸線、環祠堂湖、和悅洲等區域開展精準招商,引進一批企業開發建設小磨麻油制作體驗作坊、定向拓展基地、研學基地(二期)、房車宿營地和瀾溪書院等項目。完成智慧景區一期項目建設,充分利用互聯網手段建設智能停車場系統、客流統計分析系統和LED顯示等系統,逐步實現景區內智能監控、信息預警等功能覆蓋。
(三)著力豐富景區業態。培育一處特色鮮明的旅游商品集中展示店和一家網絡旅游旗艦店,對老百貨商店等老店鋪風貌進行改造升級和集中培育。重點培育交互體驗式旅游業態,定制“江上舟”、“街上店”兩大主題,引導景區業態布局和升級。培育集觀光慶禮與特色餐飲于一體的游船業態,使游客在覽鵲江、品美食、觀趣味文化節目的同時,與大通文化作心靈互動體驗;設計游客參與制作小磨麻油制作等旅游產品的體驗形態;開發江豚印花帆布袋、龍舟造型徽章和鐘樓造型書簽等3-5個系列旅游產品,擴大商戶合作銷售面,同步采用線上(網店)線下(老字號食品、驛站代售)并舉模式,配套設立可移動商業攤點,擴大市場供給,為景區創收增收;做大研學游業態,提高研學旅游市場占有率。完善出臺可操作的產業引導政策,促進既有業態升級轉型,梳理編制景區招商項目手冊,招引新興業態落地與發展。
(三)著力加強景區管理。加快辦理景區收費項目的物價核價工作;開展公房辦證工作;建立完善相應的管理制度,完善資產租賃辦法,逐步提高房屋租賃價值,促進資產盤活,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制定景區旅游設施維修維護管理辦法;加強對景區運營主體的監管,督促進一步規范管理運營體系。繼續開展文明商戶評選活動,促進景區旅游從業人員整體文明素質進一步提高;實施導服人員素質提升工程,提高管護服務質量;制定大通古鎮風景區核心區房屋修繕管理辦法,促進景區風貌美化優化。進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體系,提高應對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完善旅游提示制度。建立游客承載預警機制,加大與公安、交通等部門的協同配合,進一步規范旅游秩序。
(四)著力加強營銷推介。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一方面主動與國內知名旅游企業對接尋求有實力、有經驗、有情懷的戰略合作伙伴。另一方面著力提升運營能力,嘗試采用委托運營或招募職業經理人方式,使景區管理服務進一步規范化。在本地與合肥、南京等地舉辦多主題、不同范疇的招商推介活動,擴大景區品牌影響力。開展景區IP形象設計征集工作,孵化文創衍生品,擴大游客在景區的二次消費能力。結合景區人文旅游資源和傳統民俗節日,開展“生態大通、悅享自然”、“臘味年貨節”等以江豚保護、非遺技藝、美食品鑒和體育競技等為載體的旅游營銷活動,進一步集聚景區人氣。內外聯動,做好景區文史資料與老字號的挖掘與保護相關工作,拍攝制作景區形象宣傳片,講好“大通故事”,提升大通古鎮旅游文化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