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安徽名優農產品“塑品牌 建渠道”市長推介會率先舉行,為合肥農交會預熱。
一年一度的合肥農交會在金秋十月再次拉開帷幕。10月11日至13日,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2019·合肥)在濱湖國際會展中心舉行。
每年的市長推介,都是合肥農交會的開幕重頭戲,10月10日,安徽名優農產品“塑品牌
建渠道”市長推介會率先開鑼,為農交會預熱。能讓市長親自背書的農產品,一定是一個市最正宗、最地道的物產。快看看今年合肥農交會各市市長的推薦清單吧。
一年一度的合肥農交會在金秋十月再次拉開帷幕。
銅陵——白蕩湖大閘蟹
“秋風響,蟹腳癢”,秋季正是蟹壯蝦肥的好時節。銅陵白蕩湖因盛產螃蟹而聞名,這里的大閘蟹“人放天養,自然生長”,具有“青殼、白肚、金爪、紅毛”四大特點。
“蟹因肥大才稱‘大閘蟹’。白蕩湖碧水連天,水質優良,大閘蟹‘肥’‘鮮’‘香’‘甜’。”銅陵副市長黃學龍說,白蕩湖蒸熟后食用鮮而不膩,肉質滑嫩、爽口,食后留有余香。
蕪湖——陶辛蓮子
“青荷蓋綠水,芙蓉披紅鮮。下有并根藕,上有并頭蓮。”蕪湖帶來的清新物產是陶辛蓮子。
蕪湖陶辛鎮是江南水鄉的典型代表,種植荷花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北宋年間。近年來,陶辛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荷花產業”,出臺扶植政策引導農民種植既能觀賞又能賣蓮子的子蓮。
各市市長賣力推介自家的好物產。
蕪湖市委常委、副市長郭麗君介紹,陶辛鎮不僅成為全國品種最全的景觀荷花基地之一,還用蓮子做甜湯、圓子、糯米肉等,推出獨具特色蓮子宴,全面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用小小蓮子做出了鄉村振興的大文章。
安慶——油茶
一滴油,百般妙。茶油被稱為東方橄欖油。安慶地處北緯30度,良好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為油茶提供了適宜的種植環境,涌現出了“龍城一品”、“金天柱”、“龍眠山”等一批精制茶油品牌。
安慶把油茶發展與精準扶貧、鄉村振興一并規劃。目前,全市共有27萬貧困群眾因油茶產業走上了脫貧路。生態觀光、休閑農業等油茶特色旅游項目也將日益興起。
“一看二品三比較,還是安慶油茶好。”安慶副市長楊林現場盛情邀約現場觀眾,“觀茶山、品茶油、游茶園”。
亳州——花茶
張愛玲有部中篇小說名叫《茉莉香片》,其中香片指的就是花茶。花茶不僅氣味芬香,還具有養生療效。亳州作為中華藥都、全國最大的中藥材集散地和《安徽省代用茶地方標準》制定地,有著悠久的花草茶發展歷史。
亳州副市長應國君介紹,貢菊冰茶、茉莉花茶、玫瑰花茶是亳州的主要花茶類型。亳州花茶品種200余個,如方敏牌紅棗姜茶、豪門貢菊冰茶、芳苑花茶等,深受市場歡迎。亳州花茶銷售堅持線上線下并行,其中養顏、減肥、降三高的高檔功能性花茶銷勢強勁。
蚌埠——懷遠糯米
蚌埠副市長郭鵬手拿蚌埠博物館鎮館之寶——春秋時期的“青銅罍”仿制品上臺推介。郭鵬說,“罍”是古人用來盛酒的容器,寓意三塊田糧食,才能釀這一罍“瓊漿玉液”,“好酒須好糧釀造,現在‘五糧液、劍南春’等國內知名品牌用的稻米原料,就是來自懷遠的糯米。”郭鵬說,懷遠是全國最大的糯稻生產基地,當地的稻米行情已成為全國糯稻行情變化的晴雨表。
淮南——豆腐
淮南是豆腐的發源地,與其他地方相比,淮南豆腐具有“細、白、鮮、嫩”的特點。
“托在掌心晃動不散塌,煲湯久煮不碎,細切成絲柔韌可穿針眼。”淮南副市長李朝暉說,淮南不僅是豆腐,還是大豆的發源地之一,“淮南大豆、八公山山泉水和獨特的制作工藝是淮南豆腐卓爾不群、享譽天下的主要原因。”
目前,淮南豆腐制品已有幾十個種類,可做成菜肴400余種。用八公山豆腐制作的“豆腐宴”成為淮南地區獨具一格的上等宴席。
每年的市長推介,都是合肥農交會的開幕重頭戲。
馬鞍山——含山大米
“秋風吹動谷連天,稻浪翻波萬里綿。”馬鞍山含山縣地處長江之濱,素有江北“魚米之鄉”的美譽。馬鞍山副市長楊善斌推介的正是外觀晶瑩剔透,米粒細長飽滿,口感醇香、軟而不膩的含山大米。
近年來,通過采用稻鴨共生、稻漁共生等生態循環種植模式,含山不斷完善質量安全檢測體系,進一步提升了產品品質。
黃山——臭鱖魚
臭鱖魚是徽菜代表作,因臭得名、以鮮聞名。選用鮮活的鱖魚,采用木桶腌制,一層鱖魚,一層薄鹽,腌制5-6天,便成半成品。魚身兩側切上花刀,煎至兩面金黃,加入配料,旺火燒開換小火燒20-30分鐘,一道風味獨特的臭鱖魚便呈現眼前。
黃山市副市長張正竹形容臭鱖魚,“初聞有異味,深嗅有奇香,肉質白嫩如蒜瓣,入口潤滑,生津吐香”,勾起了臺下觀眾的饞蟲。
淮北——“淮優” 區域公用品牌
淮北副市長陳英帶來的不是一個產品,而是包含五大類的區域公用品牌—— “淮優”。
為讓好產品賣上好價錢,去年7月,淮北市創建了“淮優”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首批認定“淮優”農產品生產企業主要有五大類:糧油類,有南坪水稻,孫疃黑糯玉米,臨渙小磨麻油等;水果類,有塔山石榴,段園葡萄,和村蘋果等;瓜菜類,有鐵佛西瓜、臨渙包瓜、烈山蘆蒿等;畜禽類,有育之寶有機雞,寶迪冷鮮肉,華安豐牛羊肉等;水產類,有五溝的鱖魚。初加工類,有徽香昱原早餐,“孫侯”牌面粉,相山牌牛奶等。
“淮優”品牌以源頭全程追溯、全程檢測監督、嚴格行政執法等措施確保其質量安全,認準“淮優”,就可以買到放心優質的淮北農產品。
池州——硒茶、硒米、硒果
硒具有輔助防癌抗癌、提高整體免疫力之功效,被稱作“抗癌之王”。池州市石臺縣是中國三大天然富硒地之一,是不可復制的天然富硒地。
池州副市長賈瑄推介了池州三類硒產品:硒茶、硒米與硒果。石臺硒茶生長在海拔500米至800米以上的山地上,常年受負氧離子滋養和富硒山泉水浸潤。石臺硒米生長在皖南大山深處,由天然的山泉水灌溉,在山區較大的晝夜溫差下,造就了口感絕佳的獨特品質。硒果在天然的含硒土壤中栽植,采用農家有機肥培育,其果肉細嫩、酥脆、香甜可口,是真正的天然無公害水果。
宿州——金絲絞瓜
泗縣是世界文化遺產隋唐大運河唯一活態遺址所在地。獨特的粘沙土壤,孕育了擁有600多年栽培歷史的網紅農產品—泗縣金絲絞瓜。
宿州市副市長韓維禮說,金絲絞瓜是一個讓很多人“驚于顏值、奇于吃法、陷于口感、忠于功效”的神奇之瓜。金絲絞瓜色呈金黃,而且吃法也很神奇,在吃之前,要用手不停的拍砸,瓜瓤才會變成縷縷細絲,且均勻細長。
金絲絞瓜清脆爽口,口感像天然海蜇絲,卻比海蜇絲更清香,可謂“瓜瓤成絲似魚翅,口感清脆如海蜇”。
合肥——獼猴桃、越光稻米、斑點叉尾鮰
合肥副市長王民生帶來三種特產——獼猴桃、越光稻米、斑點叉尾鮰。合肥獼猴桃以紅心和黃肉型為主,果大形正,維C含量高。
越光稻米是日本“第一大米”,2016年合肥在廬江縣臺創園引種試種成功,生產的越光蝦稻米,膠質濃厚、晶瑩透亮,飯香濃郁,口感筋道。
原產于美國密西西比河流域的斑點叉尾鮰,肉質鮮美,營養全面,無肌間刺。2007年,合肥率先從美國引進原種進行培育。“斑點叉尾鮰全身都是寶。”王民生說,斑點叉尾鮰可烤、可蒸,全魚宴可做成近40道菜品,是夜市烤魚和加工魚產品的首選食材。
阜陽——徽屯鳥
阜陽副市長王顯義給大家推薦的是來自阜陽市的特色扶貧產品——會飛的鴨子,徽屯鳥。
徽屯鳥含有豐富的肌紅蛋白和人體必需的8種氨基酸,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膽固醇、瘦肉率高的特點,是一種不可多得的健康食材,民間俗稱“天上飛的牛肉”。徽屯鳥通常的吃法有煲湯、白切、鹽水、紅燒等。
滁州——滁菊
滁菊不僅是滁州市花,也是人們長期信賴和使用的保健產品。1999年,滁菊研究所為推進滁菊產業化,注冊了“金玉滁菊”商標,“金玉”兩字,也因滁菊“花蕊碩大金黃、花瓣晶瑩玉白”而得名。
滁州副市長李寶君介紹,金玉滁菊一直堅持在國家原產地保護范圍種植,“硒”含量比其他菊花高8到40倍。近年來,滁菊研究所開發了滁菊酒、滁菊米線和滁菊酸奶等新型產品,延長了產業鏈,提升了附加值。
宣城——靈芝
失眠的人常會食用靈芝。宣城旌德是我國最重要的靈芝產區,《神農本草經》和《本草綱目》都有皖南黃山、宣城出產上品靈芝的記載。
“晴天早晚遍地霧、陰雨整天漫山云”,旌德北緯30度得天獨厚的小氣候環境,賦予了旌德靈芝獨特的品質。
宣城市委常委、副市長張寧介紹,旌德靈芝現已形成集育種、種植、加工、銷售、研發為一體的靈芝全產業鏈,還與中科院微生物所聯合成立了“靈芝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擁有安徽省藥食用菌行業第一個口服資質的藥品生產許可證。
六安——皖西白鵝
六安素有“白鵝王國、羽絨之都”的美譽。六安副市長孫學龍介紹,皖西白鵝在六安已有2000多年的飼養歷史。
目前六安年飼養量達1300萬只,占全國的二十分之一,相當于歐洲一個養鵝大國的飼養規模。鵝肉經烹飪后色味俱佳,香而不柴有回味,肥而不膩有余香,在皖西素有“無鵝不成席”的說法。而鵝油、鵝膽、鵝血更是醫藥工業的重要原料;鵝肝營養豐富,被稱為“人體軟黃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