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第六屆世界互聯網大會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19》。
據《報告》,2019年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互聯網發展指數綜合排名前十的名單為:北京、上海、廣東、浙江、江蘇、山東、天津、福建、四川、湖北。經濟發達地區的互聯網發展水平最高,中西部地區也在加大發展力度,發展勢頭強勁。
報告稱,北京大力加強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產業融合,加大創新投入,快速推進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發展,全面推進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技術的融合應用,重視網絡環境建設,網絡安全企業數量居全國首位。
上海全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加速技術研發與創新產業發展,互聯網信息服務與電子商務發展穩步上升,國際化發展全面加速,互聯網全民服務效果日益優化,互聯網行業市場規模穩步攀升。
廣東率先發展5G,大力推進“5G+”的應用與發展;軟件產業規模發展成果顯著,居全國首位;開展大數據應用示范,大力推進制造業發展,建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在人工智能、人臉識別、無人駕駛、智能醫療等新興產業領域不斷創業發展;通過推出“粵省事”小程序,加速“互聯網+政務服務”建設。
浙江率先實現4G網絡和光纖網絡城鄉全覆蓋,網絡基礎信息技術快速發展,以新型智慧城市應用帶動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創新突破,深入實施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引領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數字信息平臺建設不斷完善,數字政府建設成效顯著,“最多跑一次”改革向縱深發展,互聯網普惠教育走在全國前列。
江蘇積極推動技術研發與創新,截至2019年6月,全省信息技術領域專利累計有效數量為50367個,電子商務高速發展,“一村一品一店”
建設深入推進,物聯網產業優勢明顯,在全球20多個國家承建或參建應用互聯網應用項目,兩化融合指數位居全國前列,政務服務網絡建設高標準推進。
山東優化信息產業生態體系,布局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強化網絡環境建設,加快高層次互聯網人才集聚,助力互聯網人才培養;智能制造發展迅速,國家級智能制造試點項目數量位居全國前列;工業互聯網平臺發展態勢良好,探尋出適合發展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道路。
天津大力鼓勵互聯網企業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技術創新,加快創新要素向企業聚集;推動兩化融合管理體系建設,聚焦研發、設計、生產、管理、營銷等重點領域,在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大力扶持智能制造企業,形成自動化、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多維度梯次培育機制。
福建積極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大力實施互聯網與行業融合創新試點,全省323家企業通過國家量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評定,位居全國前列,在全國率先啟動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和安全服務平臺,網絡安全治理成果顯著。
四川全面推進千兆光網建設,穩步推進電子商務產業和軟件與信息服務業發展,加速完善政務基礎網絡建設,積極搭建工業互聯網創新平臺,加快推動產業數字化轉型,在兩化融合方面取得積極進展。
湖北加速互聯網工業平臺建設,完善產業生態體系建設,重視強化安全保障能力,在IPv6建設中走在全國前列,將“突破核心技術”作為重要工作任務,明確了重點突破芯片、5G、新型顯示、光通信等核心技術,大力提升“互聯網+產業”發展環境和基礎條件,不斷催生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傳統企業升級。
分項評價指數排名前十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央廣網記者 陳銳海 攝)
評價指標有哪些?《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發展指數涵蓋了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權重為18%)、創新能力(權重為18%)、數字經濟發展(權重為19%)、互聯網應用(權重為18%)、網絡安全(權重為15%)和網絡治理(權重為12%)六個方面。這六大指數加權得出各省份的互聯網發展狀況,為各省份發展互聯網提供可量化的參考依據。
《報告》稱,為確保數據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2019年中國互聯網發展指數的評價數據主要有以下來源:一是中央網信辦、國家統計局、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CNNIC等部門和機構的統計數據和指數,二是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網信辦統計的相關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