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和區域經濟發展,撤縣設市、撤縣設區等行政區劃調整也積極推進。
今年新設9市
12月16日晚,據安徽省政府官網消息:日前,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同意撤銷無為縣,設立縣級無為市。以原無為縣的行政區域為無為市的行政區域,無為市人民政府駐無城鎮二壩路1號。無為市由安徽省直轄,蕪湖市代管。
此前,12月13日,云南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消息《澄江縣撤縣設市獲國務院批準》稱,“近日,經國務院批準,民政部批復同意撤銷澄江縣,設立縣級澄江市,以原澄江縣的行政區域為澄江市的行政區域,澄江市人民政府駐鳳麓街道鳳翔路北26號。澄江市由云南省直轄,玉溪市代管。”
2019年以來,安徽廣德、湖南邵東、河南長垣、陜西子長、黑龍江嫩江、四川射洪、云南澄江、安徽無為8地撤縣設市消息已獲披露。加上浙江龍港鎮改市獲批,今年新設城市已有9個。
其中,龍港也是新型城鎮化建設以來,首個由鎮實現改市的特大鎮。除了龍港之外,其他新設市全部來自中西部地區。早在2017年大規模“縣改市”暫停20年后重新“開閘”時,民政部有關負責人就表示,未來撤縣設市,在區域布局上,將充分考慮“四大板塊”區域差異,適度向中西部地區傾斜。
這其中,中部省份安徽今年先后有廣德和無為兩地撤縣設市獲批,成為今年以來唯一一個有兩個縣改市獲批的省份。從地理位置上看,廣德與無為均處于長三角中心區。其中廣德地處安徽東南部與浙江交界處,無為則位于皖江城市帶。兩地設市,將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例如,8月28日上午,廣德撤縣設市大會召開。宣城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陶方啟要求,廣德要搶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機遇,一如既往加快發展,一體推進等高對接,一往無前改革創新,在全省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中率先領先,把“地理前沿”真正變成“發展前沿”。
安徽省社科院經濟所研究員林斐對第一財經分析,廣德和無為先后撤縣設市,對安徽加快經濟發展、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意義。安徽的縣級市比較少,尤其是與同處長三角的江蘇、浙江相比,中小城市偏少。目前安徽的城鎮化水平也較為滯后。
數據顯示,2018年安徽,常住人口城鎮化率54.69%,提高1.2個百分點,但仍比全國平均水平低了近5個百分點。
林斐分析,在長三角一體化中,相比江蘇、浙江和上海,安徽的城鎮化水平明顯“拖后腿”,而且差距比較大,因此必須要加快中小城市的發展,才能提升安徽的經濟發展水平和城鎮化水平,提升安徽在產三角一體化中的作用。
她說,廣德的地理位置條件十分優越,無為這兩年發展也很快,產業、人口集聚效應明顯。實際上,安徽的很多縣都已符合改市的條件,加快撤縣設市,有利于提升人口集聚和產業集聚的水平,順應經濟社會發展要求。
縣改區和縣改市并重
在撤縣設市的同時,撤縣設區也在推進之中,12月6日,青海省人民政府網站發布《國務院正式批準同意我省西寧市部分行政區劃調整》的消息,稱“近日,國務院正式批準我省調整西寧市部分行政區劃,同意撤銷湟中縣,設立西寧市湟中區,以原湟中縣的行政區域為湟中區的行政區域,政府駐地不變。湟中縣撤縣設區后,西寧市行政區劃由原來的四區三縣變為五區兩縣。”
寧波市日前發布《中共寧波市委關于高水平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決定》稱,“完善市級統籌開發建設機制。健全‘多規合一’體制機制,構建以發展規劃為統領、空間規劃為基礎、專項規劃和區域規劃為支撐的統一規劃體系,建立規劃監管全覆蓋機制。完善市與區縣(市)管理體制,加快推動撤縣(市)設區,開展強化市級統籌、推進市域一體化改革,促進全域城區化發展。
那么對于縣域來說,到底應該是改區還是改市?
林斐說,縣改市和改區要并重,要“兩條腿走路”,通過撤縣設區,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大城市,同時也要推進撤縣設市,發展中小城市,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
廣東省體改研究會副會長彭澎對第一財經分析,縣改區和改市都體現了做大做強中心城市和發展中小城市并行的思路,這兩種路徑是城鎮化過程中的不同選擇。大體上靠近中心城區的縣可以改為區,不靠近中心城區的縣爭取改為市比較合理。不過,還是要看具體的區位、資源稟賦和發展定位。
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優化行政區劃設置,也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和新型城鎮化的客觀要求。
此前11月5日,《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發布。《決定》稱,要優化行政區劃設置,提高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綜合承載和資源優化配置能力,實行扁平化管理,形成高效率組織體系。
12月16日,《中國社會報》刊發了由民政部成文于今年12月7日的《民政部關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意見》,《意見》指出,“堅持和完善專項國家行政管理制度。適應我國經濟發展空間結構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為承載發展要素的主要空間形式的新情況,落實黨中央關于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的決策部署,深化戰略研究,完善管理政策,積極穩妥優化調整,提升行政區劃設置的科學性、規范性、有效性。
《意見》明確,要推動建立行政區劃工作協調機制,完善以《行政區劃管理條例》為核心的行政區劃管理制度體系,健全市、區、鎮、街道等城鎮行政區的設置標準體系,建立標準動態調整工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