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污水外溢、占道經營、亂設廣告、亂堆亂放的街道如今經營有序、衛生整潔、清新宜居......”看到一條條“精品示范街道”的變化,績溪山城居民真切體會到了日新月異的城市變化。
街道,是一座城市的脈絡,是展示城市形象至關重要的窗口,今年來,績溪城管部門緊緊圍繞爭創省級文明城市的目標,多管齊下精致打造“精品示范街道”,取得了顯著成效。
靶向宣傳提高參與度。市民參與是管好一座城市必不可少的要素,對確定為“精品示范街道”創建的街道,城管執法人員沿街挨家挨戶發放宣傳資料,向市民群眾講解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的重要意義。同時積極征求市民意見,對反映的污水亂流街面、不規范戶外廣告設置、背街小巷衛生死角等問題及時處理、反饋,提高市民的知曉率,營造了全民參與整治的良好氛圍。
精細保潔確保“路見本色”。修訂完善《環境衛生作業規范》,重新簽訂規范性“門前三包”責任狀3000余戶,更換垃圾桶2300多只,全面落實定路段、定人員、定標準、定獎罰“四定”工作機制,增強路長及保潔員的責任意識。建立機掃、普掃、高壓沖刷、動態保潔、督導巡查“五位一體”的全天候精細化保潔模式,確定垃圾清運的時間,做到定時定點有秩序;確定垃圾桶擺放標準,做到整齊劃一有規范;確定垃圾桶清洗要求,做到干凈整潔有亮點,并且機械化清掃率達到70%以上,從源頭治理市容環境,逐步打造出會山路、龍川大道等一批“精品示范街道”,基本實現了“路見本色、地凈如洗”的目標。
狠抓“微治理”提升市容市貌。緊緊圍繞“整潔美麗、文明有序、和諧宜居”的城市管理目標,以專項“微治理”為抓手,重點解決亂停亂放、亂拉亂掛、亂貼亂畫、亂傾亂倒等影響市容環境的突出問題,規范設置戶外廣告、城市“小耳朵”,通過持續不斷的“微治理”,逐步形成商家自治自律的格局。據統計,創建期間,清理衛生死角300多處垃圾2200多噸,清理亂堆亂放1300多起,拆除違法私搭亂建520余處3500余平方米,拆除沿街違規破損廣告370余處,違規外挑燈箱172個、遮陰棚290余個、水池(水龍頭)147個、廢舊電話亭和報亭28處,移交三大營運商“牛皮癬”電話120多個,處罰不文明行為1200多起,樹立起干凈整潔、秩序井然、環境優美的“精品街”金字招牌形象,成為全城叫得響、曬得出、遠近聞名的市容環衛管理“精品街”,經得起查、經得起看的文明衛生“樣板路”。
供稿人:胡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