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在北京舉行的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上,宿州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城市”榮譽稱號,摘得“國字號”榮譽稱號。首創首成,見證了宿州廣大干群上下同心、勠力奮斗的歷程!這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的顯著成果,共創共享,宿城人民收獲了滿滿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文明是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也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要特征。它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文化建設的應有狀態,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的概括,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支撐。
2018年以來,宿州市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牢固樹立“創建為民、創建靠民、創建惠民”理念,大力推進精神文明建設,掀起了市區聯動、全民參與的創建熱潮,城區面貌華麗蝶變,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精細化管理水平、市民素質顯著提升,市民對創建工作的滿意率連續兩年全國靠前、全省第一,實現了從開門紅到首創首成的完美收官,開啟了宿州市城市文明建設的新征程。
宿州,是一座美麗的城市。近年來,宿州市秉承綠色發展理念,以建設精致宜居城市為導向,堅持“生態惠民、生態利民、生態為民”,把園林綠化建設作為城市建設、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初步構建了“城在園中,園在城中,城園交融,渾然一體”的城市園林風貌,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進一步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面對建市晚、底子薄、基礎弱的創建現實,宿州市委、市政府堅定不移把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作為不斷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升城市形象的綜合平臺和重要抓手,毅然作出了農村抓脫貧攻堅、城區抓文明創建“兩線作戰”決策部署,號召全市上下知重負重、攻堅克難,力爭“一年順利過關、兩年鞏固提升、三年首創成功”。
宿州,是一座宜居的城市。全市內外聯動,表里兼修,城鄉整體面貌煥然一新。老舊小區改造、菜市場提檔升級、新改建公廁、提升建設街頭游園、完善公共設施、補植各類綠化苗木、增設“微型消防站”、設置小區充電樁……居民生活更便利、幸福感也大幅提升。如今,當您走在宿州城市的街頭,您會感受到市容秩序井然、文明出行規范,禮讓行人已成習慣。“禮讓斑馬線、文明伴我行”,公交系統“5321”禮讓行為被省文明辦、省交通廳宣傳推廣。
宿州,是一座充滿激情的城市。初心如磐,使命在肩,共懷夢想。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宿州人民正以前所未有的激情和自信,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砥礪前行,持續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創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文明創建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第六屆“全國文明城市”,是宿州文明創建新的起點。下一步,宿州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工作導向,按照“1+2+N”創建工作總思路,在周期創建基礎上抓好長期建設,持續鞏固擴大創建成果,不斷提升城市品質,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加大以城帶鄉、城鄉統籌力度,推動公共服務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產品向農村覆蓋、城市現代文明向農村輻射,助推全域文明、全體文明、全程文明,努力實現“創建文明城市”向“建設城市文明”的躍升,邁向城市文明建設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