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一低,都是成績;標準一高,都是問題。
機遇給了,抓不住是罪過!
那些躺平的干部要醒醒了,再躺就把床給撤了,讓這些干部無處可躺。
2021年,安徽肥西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018.7億元,成為安徽省首個千億縣,13.7%的增速位居長三角前30名縣域增速第一名;安徽縣域經濟總量20強中總量和增速均為第一。
亮眼成績屬于過去,千億之后,如何進一步發展?
千億肥西,需要一場及時雨!
為什么需要一場及時雨
“今天是24節氣中的雨水,雨水節氣意味著萬物萌動。”2月19日,周六,安徽省肥西縣召開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縣委書記、縣長陳偉以“肥西,需要一場及時雨”開場說,“這場大會對肥西發展來說,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行動上,都非常及時,給大家從思想上進行一次再洗禮,從行動上進行一次再鞭策。”
工作報告一開始,陳偉給出了這樣一組關鍵數據:No.1,27,41。
No.1是肥西2021年取得的成績;
27是肥西在長三角的最新排名,上升了1位;
41是肥西在全國縣域GDP排名,上升了2位。
2021年肥西的增速達到13.7%,位居長三角前30名縣域增速第一。這樣的增速卻只上升了1位,這讓肥西感受到競爭的殘酷性。
今日肥西,正處在整體高位攀升、局部強力反彈的發展階段。整體高位攀升是指肥西必須在千億的高起點上,進一步拉高標桿,發揮優勢,創造新的更加輝煌的業績。局部強力反彈是指必須清醒認識到自身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全力以赴補短板、強弱項。
從宏觀角度來看,肥西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肥西處在世界最大的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的增長最快的副中心城市的核心發展區域”,陳偉說,“很多工作標準肥西必須抬高標桿,所以對某些產業集群的要求,就是全球視野,所謂標準一低,都是成績;標準一高,都是問題。”
在這次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上,對于短板,肥西毫不避諱。
對標長三角先發縣域,肥西目前畝均稅收僅8.2萬元,而與長三角對標的縣域中,江陰23.2萬元、張家港21萬元、海寧26.5萬元、瑞安更是達到44萬元。同時,肥西R&D研發經費在長三角縣域前28名中排名倒數第一。
步入千億俱樂部的肥西,此時此刻,的確需要一場及時雨來洗禮。
需要一場什么樣的及時雨
對整體發展認可,對局部問題重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這場及時雨來得十分及時。
對于當前的肥西而言,最核心的工作是:產業、城鄉、隊伍
產業是核心。新能源汽車、高端智能制造、產學研一體化大健康是肥西產業發展的重點,這既與省市的戰新產業布局高度契合,同時也體現了對發展規律的把握和遵循。
據統計,肥西縣三大戰新產業集群,與長三角前20強縣域的產業高度重合,新能源汽車和大健康的重合度均為48%,智能制造的重合度更是達到70%,這既說明肥西選擇產業的正確性,也意味著肥西將面臨全國最強的競爭對手。
如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重視高質量項目”成為肥西最大的標簽。一個城市有一個城市的“氣質”,有什么樣的氣質,就會吸引什么樣的企業。全面提升肥西的產業和城市氣質,在要素資源保障方面,對高質量項目如春風般的溫暖,對不符合高質量發展要求的項目,要像冬天般“冷酷”。
“馬上出聲勢、一年成形勢、兩年成強勢、‘十四五’末鑄勝勢”,肥西提出三大戰新產業集群要成為合肥產業地標的目標。這對肥西來說將又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跨越發展。要知道,在全國43個千億縣中已經形成產業集群的縣域數量只占21%。目標達成,肥西的產業歷史將再次改寫。
怎樣確保善做善成?肥西作為安徽第一縣,在營商環境的要求標準上,提出一定要成為貫徹省市黨委政府政策措施最高效、最到位的區域,堅決落實省委提出的“十做到、十嚴禁”要求,關注企業“生存之難”,解決企業“發展之困”,實現企業“預期之穩”,努力打造營商環境的標桿。
同時,進一步完善“局長服務員”制度,當好金牌“店小二”。打出要素保障的組合拳,深入推進“畝均論英雄”改革,大力清理低效用地,實現全域標準地,推動園區升級。今年至少清理4000畝低效閑置用地,為優質項目騰出發展空間。
在今天的報告PPT中,陳偉將肥西營商環境問題直接羅列,甚至將低分項目和分管部門全部公布,督促相關部門警醒整改。
出現問題不回避,發現問題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會議結束后,有領導還未走到電梯口,就給部門打電話,通知下午開會討論學習。這就是肥西速度。
速度還體現在城鄉建設中。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志強來到肥西,提出合肥一條酒吧街都沒有,肥西甚至連一條像樣的步行街都沒有。
而要打造安徽人才流入第一高地,必須依靠政府的強力引導,這和城市打造密切相關。要打造一座有品位的城市,肥西既發揮主城優勢,又發揮縣域優勢,堅持新城區建設和城市更新雙輪驅動戰略。
初步統計,今年肥西大建設計劃共413項,年度計劃完工項目共227項,計劃完成投資490億元,計劃64條市政道路竣工通車,竣工交付安置點24個。
通過這些大項目的投入,提高城市規劃的高度、加快城市建設的速度、增強城市民生的溫度、加大城市更新的力度、提升城市管理的精度。這五個“度”,將徹底改變肥西城市發展氣質,極大優化城市人口和商業資源分布,提升城市品質,最終實現產業與城市高強度融合發展。
相信,肥西的城市更新將留下更多的震撼。
怎樣下好一場及時雨
營商環境是產業發展的保障,干部團隊就是整個縣域發展的保障。既定的目標能否實現,關鍵在人,重點是干部。
作為安徽第一縣,肥西絕不能安于平庸、碌碌無為,必須進一步強化首縣擔當,提振攻城拔寨、爭先進位的決心和意志。
在這次高質量發展大會上,陳偉展示的PPT一共23頁,是他和他的團隊奮戰了2天2夜的結果,最終定稿是在開會當天上午的4時31分。
要堅決防止把說的當做了,把做了當做成了。陳偉一直強調,這次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是說成了,重點是一定要做成,不能光說不做。
要拉高標桿當好排頭兵。堅持“不是最好就學習最好”的理念,自覺向長三角先發地區對標看齊。2021年,76家單位上報對標學習滬蘇浙事項101項,其中產業發展類36項,社會治理類15項,民生類10項,城鄉建設類9項。從報送質量看,質量較好的21項,一般的64項,差的16項。這些在陳偉的PPT中全部清晰展示。
要打造執行力最強的鐵軍。干部能力是成事的前提,打造一支與肥西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肥西鐵軍,是縣委的頭號任務。會上,陳偉呼喊那些躺平的干部要醒醒了,再躺就把床給撤了,讓這些干部無處可躺。這體現了肥西縣委縣政府的執行力度。
更要推進產業發展急行軍。肥西縣委縣政府提出“節點就是軍令狀”,把戰斗值抬高、效率值拉滿,自覺踐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優良作風,把每項工作做深入、做扎實、做細致、做出成效。
產業是核心、城鄉是基礎,隊伍是保障。在此次大會召開前,肥西縣委縣政府作了大量的調研工作,并對一些重要部門的關鍵崗位人員進行了調整,研究制定了三大戰新產業集群推進機制,優化了三大戰新產業發展方案等一系列舉措,確保工作做到位,做出實效。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如今的肥西正處于發展的最好時機,這場及時雨正在澆灌肥西產業發展之沃土,機遇給了,抓不住就是罪過!肥西等不起,慢不得,更加坐不住。
千億肥西,已經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