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 > 智庫 > 區域經濟

蚌埠謀“創”

  作者:鞏 斌  編輯:紀海濤  來源:決策網時間:2022-07-05
蚌埠正以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契機,打一場晉級進位的發展翻身仗。

又斬獲一張“國家級”名片。

2022年1月,科技部正式發文,宣布支持新一批城市開展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蚌埠位列全國25座城市之一。

這意味著蚌埠市深入實施創新戰略、高水平建設創新型城市納入國家創新戰略布局。2022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的第二年,蚌埠正以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為契機,揚優勢、找不足、促發展,加快“三地一區”兩中心建設,奮力開創新階段現代化美好蚌埠綠色高質量發展。

優勢在哪

蚌埠地處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淮河兩岸,是安徽省第一個設市的城市,是安徽工業重鎮、華東交通樞紐、皖北商貿中心、山水園林城市。

改革開放初期,蚌埠取得的工業成就有目共睹,先后生產了安徽省第一塊手表、第一臺冰箱、第一輛自行車。2008年,蚌埠被納入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躋身全省自主創新“第一方陣”,創新發展綜合競爭力逐步增強。

作為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的核心城市,蚌埠創新資源豐富,擁有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41研究所、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第214研究所、蚌埠玻璃工業設計研究院等7家中央駐蚌科研單位,111個省級以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重點實驗室、企業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10個國家級創新平臺、4家院士科研工作站,10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8名國家“千人計劃”高端人才。有安徽財經大學、安徽科技學院等駐蚌高校12所、各類職業教育院校34所,每年輸送畢業生2萬多人,培養熟練技術工人2.3萬人。蚌埠是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國家科技和金融結合試點市、知識產權質押貸款試點市和專利保險試點市。

創新是蚌埠優秀的基因,早在2016年6月,蚌埠就成為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核心城市之一。2019年5月13日,國務院審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將安徽全境納入規劃,蚌埠圍繞“借力江淮、融入合寧、創新驅動、產業引領”要求,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全力以赴協同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

近年來,受益于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安徽自貿區蚌埠片區等政策疊加紅利,蚌埠堅持創新核心地位,聚焦科技自立自強,深入推進合蕪蚌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創新型城市建設,奮力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

蚌埠在國家和省創新大格局中展現蚌埠擔當、鐫刻下一系列烙印:玻璃新材料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獲批組建、芯動聯科智能傳感器獲批省重大新興產業工程、成功創建省MEMS核心器件產業創新中心、新增蚌埠天成包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蚌埠凱盛工程技術有限公司2個國家綠色工廠、大富科技基站濾波器獲評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產品、玻璃設計院獲批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榮獲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獲評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獲批合蕪蚌國家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區、成功舉辦首屆國際新材料產業大會。

不足在哪

這些年,蚌埠科技創新能力和經濟實力不斷增強,為建設高水平國家創新型城市邁出堅實的一步。但是還應清醒地認識到,蚌埠科技創新也存在以下四個方面比較突出的問題。

一是高新技術企業科技創新能力不足。近幾年蚌埠招商引資的大企業不少,但是部分企業只是把蚌埠作為生產基地,缺乏研發機構、研發人員和經費投入,存在研發“空心化”現象。2018年全市新申報高新技術企業66家,通過認定51家,其中2015年及以后注冊成立的企業只有7家,僅占比13.7%;66家中規模在1000萬元以下的企業有37家,占比超過一半。

每年蚌埠新注冊的企業和通過招商引資的落地項目,技術含量高、創新能力強的創新型企業少之又少。特別是下轄三縣招引的科技創新型企業更是稀少,導致蚌埠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后勁不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乏力。此外,縣域工業經濟薄弱、結構不優、創新能力不強等問題也不可忽視。目前,蚌埠三縣工業產業結構以食品、糧食深加工、紡織、鋼鋁制品等勞動密集型的傳統產業為主,三縣高新技術企業總數72家,僅占全市26.9%。

二是中小企業創新意識不強,創新能力弱。蚌埠企業整體創新氛圍不濃,缺少創新意識。全市創新資源主要集聚在駐蚌科研院所和部分大企業,蚌埠市獲得的省科技進步獎、研發平臺等也主要集中在駐蚌科研院所和少數大企業中。中小企業整體創新意識不強,創新投入不足,每年發生研發投入的規上企業不到一半。另外,激勵創新、鼓勵創新、勇于探索、寬容失敗的社會環境尚未真正形成。

三是科技轉化能力不暢。蚌埠存在著體制機制約束較大、轉移轉化積極性不高、成果流動不暢、市場機制不健全、區域協同不夠等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科技成果轉化效率和效益,科技成果轉化難也成為阻礙蚌埠科技創新的重要原因;各類科技服務業發展,特別諸如技術轉讓、成果轉化、科技咨詢、評估鑒定、檢驗檢測、知識產權評估質押等科技中介服務沒有得到充分的支持發展。現有的科技創新平臺較少、效率緩慢,全市社會化創新服務體系尚未建立健全,中小企業創新面臨信息渠道不暢、融資成本高、創新產品推廣不順等問題。

四是科技與金融結合的中介支撐能力弱。蚌埠科技創新創業和金融資源對接的新機制、新模式尚在探索之中,難以有效集聚技術、資本、企業等各方資源,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創新創業發展“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依然存在,促進科技與金融融合發展的體制機制尚待完善。蚌埠科技金融中介機構的突出問題,表現在規范性、專業性不強,科技成果發現、評估、轉移等的專業中介機構體系沒有形成。

如何發展

蚌埠緊抓國家創新型城市的建設機遇,把創新型城市建設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緊密結合,構建了一條“產業創新、資源聚集、成果轉化、金融添翼”的特色創新路徑。

首先是產業創新,以創新為驅動,完善全鏈條創新體系,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推動創新鏈和產業鏈的深度融合,全力支撐產業轉型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高新技術企業的培育是重要抓手。一方面實施“瞪羚”企業培育計劃,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具有爆發性增長的企業;另一方面啟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雙千工程”,不斷壯大高新技術企業隊伍,加快實現由“蚌埠制造”向“蚌埠創造”的轉變。

加大科研創新力度,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近年來,一批叫得響的科研成果,相繼在蚌埠誕生,其背后是蚌埠對科技研發的大力支持和投入。圍繞強化駐蚌科研院所和高校創新引領作用,蚌埠設立1億元專項資金,支持駐蚌高校和科研院所引進國內外高層次人才、加大科技研發投入、孵化科技成果,組建省化工新材料、硅基新材料等6個省級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同時,加強與長三角高校和研究所的合作,加快構建“創新在江浙滬、產業在蚌埠”的良好格局。

其次是資源聚集,深入推進產業集聚,實施產業集群提升工程,堅持以產業規劃為引領,以集群發展為路徑,以特色園區為載體,以骨干企業為龍頭,以公共技術平臺為支撐,調整優化產業結構,優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新興產業集聚區,促進現有產業集群創新提升。

圍繞龍頭企業抓配套、利用存量抓嫁接,蚌埠全力主攻科技含量高、資本密度高、產業關聯度高、投入產出高的大項目、好項目,積極引進企業總部、研發中心和生產基地,精準引入一批整器、整機、整車類產業項目。同時要抓牢產業“主心骨”,實行產業發展“群長制”“鏈長制”,計劃全年引進硅基、5G等億元以上項目150個。

第三是成果轉化,通過打造創新合作模式、建設創新平臺、招才引智三大舉措,推進科技成果轉化,活躍技術交易市場。

蚌埠在安徽率先探索“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高校解題、市場閱卷”的科技攻關新模式,與中科大、合肥工業大學簽訂的14個產學研合作項目順利實施,打造出政產學研合作“二八模式”新樣板。通過搭建創新平臺,加快推進禹會區上海孵化創業基地、固鎮(杭州)長三角科創中心建設。與中科大正式簽約聯合共建蚌埠先進材料應用技術研究院,與浙江大學合作共建固鎮長三角(杭州)科創中心。通過深化招才引智,8支團隊入圍省高層次科技人才團隊實地考察,入圍數再創歷史新高,位居安徽第3位。

最后是金融添翼,通過創新財政科技投入方式,引導和促進銀行、擔保、保險等金融機構及創業投資等各類資本創新金融產品、設立創業風險投資引導基金、提升科技型企業融資服務水平、發揮科技小額貸款作用、強化科技融資擔保服務、鼓勵開展科技保險業,實現科技創新鏈條與金融資本鏈條的有機結合,為初創期到成熟期各發展階段的科技企業融資提供更加優質的服務。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

0
最新期刊
X
X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黑人系列合集h| 国产igao为爱做激情| 国产精品蜜臂在线观看|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bbw巨大丰满xxxx| 日本中文字幕电影| 亚洲精品456在线播放| 你懂得的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少妇太爽了在线观看| 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 丰满岳乱妇在线观看中字无码| 欧美牲交A欧美在线| 啊轻点灬大ji巴太粗太长了视| 2020阿v天堂网| 性XXXXBBBBXXXXX国产|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视频6| 特一级黄色毛片| 四虎影视紧急入口地址大全|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播放| 久久久综合九色合综国产 |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美女裸体a级毛片| 国产精品无码专区| 中文字幕人妻三级中文无码视频| 男人肌肌插女人肌肌| 在线观看中文字幕第一页| 啊灬啊灬啊灬快好深在线观看 | 男男动漫全程肉无删减有什么| 小仙女app2021版最新| 久久午夜免费鲁丝片| 欧美性高清在线视频| 免费一级毛片在线观看| 色狠台湾色综合网站|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久久久 | 绿茶可约可空降直播软件| 国产成人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又色又爽又黄的视频网站|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巨胸喷奶水www永久免费| 成人毛片18女人毛片免费| 九色综合久久综合欧美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