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良其,畢業于安徽大學法律系和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具有法學和財政金融雙學歷。1992年取得律師資格,1993年開始從事專職執業律師;安徽王良其律師事務所創辦人,安徽省十佳律師,服務企業全國十大杰出律師;安徽省人大立法和司法監督法律專家組成員;安徽省公安廳法律專家(顧問)組成員;安徽省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監督咨詢員;首都經貿大學碩士生導師;安徽大學法學院碩士生導師;安徽省律師協會金融證券法律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997年以來,在北京、深圳、廣州、上海、合肥、沈陽、武漢、鞍山等地辦理了數十起證券回購、股票交易、票據等金融案件,標的額累計約30億元人民幣。自2008年以來,辦理過眾多疑難、復雜及社會影響較大的無罪及罪輕辯護成功案例。
為社會創造價值 讓律師飛得更高
——訪安徽王良其律師事務所創辦人王良其
他畢業于國內知名政法高等院校,具有法學和財政金融雙學歷,畢業后即通過國家律師資格考試,至今已深耕律師領域30年,在金融證券、建筑工程承包、廣告、租賃、擔保、項目融資等經濟活動領域內積累了豐富的辦案經驗。
他收獲榮譽無數,先后被評為“全國十大杰出律師”“安徽省十佳律師”等殊榮,他帶領的律師事務所連續“安徽省綜合實力五十強律師事務所”“安徽省優秀律師事務所”“合肥市優秀律師事務所”榮譽稱號。
他就是安徽王良其律師事務所創辦人王良其。
刻苦勤奮 努力拼搏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作為成功者,其人生經歷必定是堅忍不拔、意志堅定,既然選擇了目標,就要竭力而為,一定實現。王良其就是這樣的人,他說自己是A型血人,性格上追求完美,做事認真、執著,不達目的不罷休。
世界偉大的文學家高爾基曾說:“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出生于安徽省太平縣(現為安徽省黃山市黃山區)的王良其從小就把這句話牢牢記在心里,積極博覽群書,特別是閱讀哲學方面的知識,包括諸子百家、西方哲學、中外歷史,詩詞歌賦及中國文學等,從而獲得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王良其以優異成績考入安徽大學法律系和華東政法大學法律系,具有法學和財政金融雙學歷。1992年取得律師資格,1993年開始從事專職執業律師。
談起選擇律師的初衷,王良其自認為性格上、知識結構上、行為操守上比較適合做律師,特別是刑辯律師那種在法庭上的酣暢淋漓?!靶剔q律師的三大支點:專業、自律、敬業,我本人認為都具備。”王良其自信地表示:“作為律師,很多時候我們選擇了行動并執著,不是因為欲望,也并非誘惑,僅僅是聽到了自己內心的聲音!”
近年來,律師職業化成了一個很火的成語,什么是律師職業化?王良其認為,不需監督、鼓勵、提醒,隨時找到自己的定位,隨時進入角色,瞬間進入狀態,玩時瀟灑倜儻,做事認真負責,無需他人安慰、外界幫助即能自我消解不良情緒。不因壓力而亂了方寸;不因挑戰而丟了信心;不因利益而棄守原則。
2006年,王良其以自己名字命名,創辦了安徽王良其律師事務所。律所自成立以來,一直奉行“專業見長”為立所之本,從不與任何辦案機關辦案人員通過“勾兌”辦理案件。我很自豪地說:“本所律師的任何一單法律業務,均是通過全體律師出色的專業能力、優良的道德品質、嚴謹的執業操守,并通過市場競爭得來的!”因此,每一次碰到政法隊伍刮骨療傷似的整頓,都不會波及到本所任何律師!
王良其具有法學與財政金融雙學歷、雙學士,在20世紀90年代是比較少的,所以1993年從事律師時主要把重點放在金融證券法律業務領域,之后又分出一部分時間和精力從事房地產項目開發法律業務領域。最近十來年,主要從事職務犯罪及經濟犯罪刑事辯護業務。王良其說主要動因是許多司法辦案人員缺少責任擔當,經常辦錯案,甚至出現明顯的冤假錯案。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負起律師的責任和使命。
事實上,學了法律、取得學歷、過了法考,并不意味著當然就可以成為律師,而且大部分過了“法考”的人都因為自身原因與律師無緣,難圓“律師夢”!
律師的專業性、實踐性、綜合性、社會性等,要求律師必須不同于其他職業的特殊要求——律師,關系到當事人的身家性命!
“律師,千萬別把自己混為一般人。”王良其說:“我每年辯護的一審案件最多五件,加上二審、重審的案件總共不能超過十件。否則,就有糊弄當事人之嫌了。今天又有個當事人來所里委托我代理二審上訴,我說沒有檔期不能收,對方以為我是擔心律師費,我告訴對方不是擔心律師費,而是時間確實安排不過來,我不想壞自己名譽,我可以幫你推薦其他律師,我真的沒有時間和精力了。”
王良其說,質量永遠勝過數量!委托人找他辯護的案件都是特別難辦的案件。多辦一件案,不僅新收的案件辦不好,會導致拖累其他案件,而且也會讓自己更累!
厚積薄發 捍衛公平
執業以來,王良其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知識和辦案技巧,司法實踐經驗豐富,辦理了很多有影響力的案件,典型且具有代表性。為幾十家企事業單位擔任常年法律顧問。獲得“安徽省十佳律師”“全國十大杰出律師”“優秀刑事辯護律師”等諸多榮譽稱號。
當筆者問其有哪些過人之處時,王良其謙虛地表示,過人之處談不上,作為刑辯律師,敢辯、善辯是自己的兩大特點;能辯、能寫是自己的兩大優勢;自律、頑強是自己的兩大長處。因為刑事辯護是一項對心理、生理均具有挑戰性的工作,它要求辯護律師具有足夠的精力和體能,在各種絕望和失落中,以平和的心態繼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它要求辯護人直面人間百態,人情冷暖,卻不動聲色。專業與敬業,熱情與理智,都不可缺。如果不具備上述能力,就不適合做刑辯律師。
王良其認為,律師出庭辯護,憑的是靜如壁虎、動如鱷魚的智慧精神和語言藝術。——律師是體現個人能力和價值的職業,沒有能力和專業本領,你走到任何地方收獲的可能都是冷板凳甚至是白眼。
“法,不能夠讓不法!”——律師的背后沒有公權力作掩護,惟有專業、自律、勇氣能夠與不法者“扳手腕”!
律師不是學了法律的人都能做的——專業不精、品行不端、敷衍了事,好大喜功,生涯開始就是結束。律師能辦“細碎”的案件(雖然有不少細碎的案件法律關系非常復雜),但并不當然代表能辦重大疑難復雜案件,這一點如同醫生看病。重大疑難復雜案件,考驗的不僅僅是律師的專業能力和經驗,更重要的是考驗律師的心智。規范、活力、進取、超越——專業和操守,是律師及律師事務所的兩只“風火輪”,并成為律師事務所競爭力之源。
有一位和王良其比較熟悉、做了五年律師同行問他:“王主任,按理說,我也很努力,也很勤奮……但我感覺在律師行業做不下去了。”王良其回答他:“不鉆研業務能力提高,靠營銷手段接業務,而且低價攬案件,最終在律師行業中把自己給做‘爛’了,必然出局。但你看看,有少部分律師,不斷鉆研業務,提升辦?能力,產生累積疊加效應,身價自然上漲,最后站到行業高端?!?
優秀的人必定有優秀的原因。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王良其認為律師做任何事情都應該有儀式感,包括每天按時上下班,整理內務,整理卷宗……最好適當有點“強迫癥”。惟其如此,律師才能養成社會責任感和責任擔當,并更容易獲得當事人的認同。
律師對公共利益發聲,或對熱點事件進行點評,應當以法律專業為基礎,以良心、理性為操守,以公平、正義為落腳點,才不至于失之公允。
許多律師的失落,都是因為自己沒成為更好的律師,卻奢求別人成為更好的當事人。
談起對新人的期待,王良其認為,成就律師三步曲:成為熟悉業務的律師;讓社會知道你是律師;讓社會認同并接受你是律師?!谌阶铍y,許多人中途夭折。王良其一針見血地指出,如果律師所提供的解決法律問題的方案或經驗與其他律師沒有任何區別,甚至于可以輕易被取代,那么律師在委托人心目中的價值就遠遠低于預期,這也是很多律師艱難茍活的原因之所在。
專業價值 成就精彩
律師是奮戰在法律前沿的戰士,這種角色定位使得律師只能在現成法律的框架下進行執業,那么,框架肯定有它一定的局限性,對于這一點,王良其認為,律師,至少要做到兩件事:一是專業,二是品行。專業決定了你在行業中的存在;品行決定了你在行業中的氣場。如果你想更出色,再做到——堅持。律師的獨立判斷力非常重要。人云亦云,輕易就能被人說服而放棄堅守,這樣的律師很難維護好當事人的權益。提高自己,遠比迎合別人有用得多。
從業近30年來,律師這個行業給王良其帶來了太多改變,他說,律師作為一個行業,要取得收入才能生存。所以,律師一定要有經營意識,也存在營銷活動,在營銷過程中也需要把自己“賣個好價錢”。但是,律師中介機構的性質,決定了律師必須講求誠實守信、安全可靠,而不能像其他商人一樣唯利是圖。
律師要千方百計去維護律師個人正派形象,做一名專業、敬業的律師。律師除了收取律師費以外,工作中最好不要接受當事人的吃請或費用報銷。如果有可能,辦案過程中發生的瑣碎費用也盡量自己買單。長此以往,不僅使律師在客戶面前樹立了正派形象,而且讓自己身價百倍。
律師是實現個人價值、彰顯個人能力的職業,是以“案例為王”的職業。如果年輕律師的心思不在提高辦案水平上,而是整天想著如何靠忽悠客戶來“買拐”,這實際上離詐騙就是一步之遙——輕者讓自己在行業內流離失所,重者會有牢獄之災。
在王良其這樣的資深律師心中,律師尤其是在法治中國建設的環境下是一份怎樣的職業呢?他說,在現行司法體系下,律師是“私權利”代表,并與“公權力”進博弈——律師,永遠是司法公正天平的另一端。對自己來說,賦予自已人生價值,就是不斷追求司法公平公正、社會文明進步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談起對律師的職責定位和人生價值的理解和把握,王良其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律師辦案,就像運動員參加比賽,要把每個動作完成好,金牌是水到渠成的事——不要光想著拿金牌。否則雜念太多,不僅收獲不到金牌,可能還會從單杠上摔下來,把自己給摔殘廢了。“盡人事,聽天命”。律師要真辯,不僅僅是職業道德,而且是職業倫理。
隨著互聯網的迅猛發展,一個案件的審理往往會來自媒體、社會的關注,有時候對案件本身也會存在一定的反作用,談起大眾媒體對案件的影響,王良其認為,輿論監督是社會監督的重要一環,并反映民意以及樸素的社會價值觀。因此,如果自媒體對民意和社會價值觀把握不準,想通過輿論監督來達到公平公正、實現正義,可能會事與愿違。
2021年1月1日我國第一部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基礎性法律,被稱為社會生活百科全書的《民法典》正式實施,談起《民法典》對人們經濟生活帶來的影響,王良其認為,作為新中國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民法典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作為我國現行法律體系中法條最多、篇幅最長的一部法律,民法典并非將以往法律中數個單行立法進行簡單地整合,而是建立了一個全新的“體系化”、“規范化”的民商事法律規范。
民法典是促進和保障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石。民法典的頒布實施,進一步健全了我國民商事領域基本制度規則,有利于明晰產權規則、保障合法權益、穩定市場預期、維護交易安全,為民商事活動提供基本遵循,促進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保障各種所有制主體依法平等使用資源要素、公開公平公正參與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民法典以民事權利體系為基本構架,通過一系列制度創新,健全和充實了民事權利種類,完善和細化了權利保護和救濟規則,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方位權益保障,是一部民事權利的宣言書,是人民權利的保障書,具有中國特色、體現時代精神、反映人民意愿。民法典的頒布實施,有利于更好地維護人民權益,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民法典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屬于僅次于憲法的重要基本法,是司法裁判的重要依據。民法典的頒布實施,將龐大的民事法律規范按照完整邏輯體系予以整合,實現了民法體系的統一,為人民法院統一裁判尺度、公正高效審理民事案件提供了全面的制度保障。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惫ぷ髦?,王良其特別喜歡讀書,喜歡“文史哲”,喜歡對“文言文”進行朗誦。對于大家耳熟能詳的中國古代詩詞歌賦名篇,諸如《洛神賦》《前赤壁賦》《后赤壁賦》《過秦論》《出師表》《諫太宗十思疏》《報任安書》……這些詩詞歌賦,他皆能一字不落地完整背誦。王良其認為,中國古代的文言文,屬于“文史哲”于一體,這些對律師的思維方式、格局縱橫、得失價值觀等,均能產生重大影響。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律師學習的目的,應該是追求更好的思維模式以提升價值判斷力,而不是更多的知識。在一個落后的思維模式里,即使增加再多的信息量,也只是低水平的重復。律師,應保持閱讀和行走的習慣。讀書和行走可以幫助你建立自己的邏輯體系和判斷能力。讀無用的書,隨時可能有大用處;讀實用的書,一旦沒用上可能等于沒讀書。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談起最近三到五年目標規劃,王良其早已立下目標,那就是人員規模、業務規模再擴大三倍,培養更多的優秀律師、青年律師,讓安徽王良其律師事務所再上新的臺階。
奧地利著名物理學家薛定諤寫了一本書叫做《生命是什么》。這本書是他從物理學的角度來講生命是什么。采訪最后,王良其引用《生命是什么》對自己的律師生涯進行了總結:生命是一個負熵的過程,萬物會歸于虛無。只有不停地做功、增加能量才能維持生命運行。因此,每個人來到世界上都會受苦受難、被身外意志控制。所以只有不停地努力、進取、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