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7月27日,山東濰坊發布了2022年上半年經濟數據,這個增速在山東經濟四強中與青島并列第二,經濟持續提速。
回望2021年,濰坊以9.7%的經濟增速拿下山東第一;更出乎外界意料的是,濰坊經濟總量一舉跳越6000億元量級,直接突破7000億元大關,達到7010.6億元,對山東省GDP貢獻度提升到11.4%,增量高達1138.4億元。
7000億元是什么概念?這意味著,濰坊與大連、溫州、沈陽、昆明、長春、廈門等城市站在同一個檔次。一時間,濰坊成為最大的黑馬。
為什么是濰坊?
濰坊美景
“硬核”實力
提起濰坊,除了“風箏之都”,外地人對濰坊的了解更多的是農業。下轄的縣級市壽光是全國聞名的蔬菜之鄉,每年有近數十億斤的蔬菜運往全國各地。
不過,鮮為人所知的是,制造業才是濰坊最大的經濟貢獻產業部門,也是濰坊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
歷史上的濰坊,曾經是機械制造與紡織工業的生產基地,是一座在新中國工業歷史上有份量的工業之城,雄厚的優良傳統奠定了濰坊工業的發展基礎。
數據顯示,2021年濰坊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5%,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突破一萬億元,增長21.7%,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5%。
濰坊的制造業之強,首先體現在單項冠軍的數量上。在工信部已公布六批共455家國家級“單項冠軍”示范企業中,山東有109家,位居全國第一位。其中,90家單項冠軍企業主導產品市場占有率位居全球首位,占總數的62.1%。
而濰坊正是山東的縮影。2022年初,山東組織全省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重點項目觀摩會,濰坊是僅有的兩個觀摩點之一。
2017年至2020年,山東共遴選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371家,其中濰坊57家,高居第一;其他城市如濟南47家,煙臺37家,淄博36家,泰安32家,青島31家等。
濰坊還有“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7家、瞪羚企業71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3家以及1002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這些企業支撐起了濰坊“制造業強市”的大盤。2021年,濰坊入選中國企業500強的有4家,10家企業入選中國制造業企業500強,3家企業入選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最負盛名的就是濰柴動力和歌爾聲學。濰柴動力作為我國民族工業的一面旗幟,是濰坊本土成長起來的國際化企業集團,已發展為全球最大的柴油發動機供應商。2021年,濰柴動力營收超過3000億元,入圍世界500強。
圖為濰柴工業園(圖源:大眾日報)
而歌爾股份則是全球最大的藍牙耳機代工公司和VR(虛擬現實)頭顯設備供應商,以及唯一一家躋身全球微電子前十強的中國公司。2020年,歌爾聲學成為山東省第一家市值過千億的高新技術企業。
冠軍企業扎堆,成就了濰坊雄厚的產業基礎。統計數據顯示,濰坊制造業總量約占山東全省的十分之一、全國的百分之一。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濰坊擁有37個,包含國民經濟行業分類中所有的31個制造業行業。
濰坊豪邁集團掌門人張恭運曾說,“各類企業發展,都能在山東找到自己的生態位,能從山東龐大的工業體系中找到配套資源,吸取營養,用較低成本實現發展?!?
以濰坊為例,當地的動力裝備產業,堪稱冠軍企業的孵化器。截至2020年,動力裝備業產值約3000億元,占全市工業產值的30%,約占山東省動力裝備業產值2/3,全國1/3。包括濰柴動力、豪邁科技、濰柴雷沃重工、天瑞重工、盛瑞傳動、大業股份等6家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在內,當地動力裝備業擁有80多家不同級別的冠軍企業,占全市冠軍企業總數近一半。
這是濰坊的“硬核”實力。
豪邁科技,被譽為世界輪胎模具行業領跑者
“散裝”的濰坊
濰坊之強,強在縣域經濟,下轄12個區縣,縣域經濟十分強大。
2021年,奎文區以GDP1038.7億元的成績居濰坊之首,2-5名分別是壽光市、諸城市、青州市、高密市,均是全國百強縣;濰坊城區的寒亭區位居第六,GDP為607.19億元,其他兩區濰城和坊子居于最后兩名。中間地帶則是昌邑、昌樂、安丘、臨朐等縣市的“地盤”。
各領風騷的縣域經濟,對濰坊來說更像是一個“微縮的江蘇”。“蘇大強”就以散裝出名,旗下13家地級市經濟上各有亮點。
濰坊的12家區縣也是如此。每個縣市都有自己的特色產業,縣域80%以上農村轉移勞動力可以不出縣域就能實現就業。
山東省壽光市現代農業高新技術試驗示范基地(資料圖片)
拿農業來說,壽光是“蔬菜之鄉”,蔬菜大棚的技術不僅行銷全國,更輸出到了中東地區如以色列等國。
2018年壽光遭遇暴雨災害,北京部分蔬菜批發價應聲而漲400%?!巴砩显趬酃獾牟藞@子,早上進北京人的菜籃子,中午上北京人的菜盤子?!边@句順口溜表現的正是壽光蔬菜的市場地位。
“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看濰坊?!?021年,濰坊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居全省第1位。用全國0.59%的耕地、0.1%的淡水資源,貢獻了全國7.2‰的糧食、15.7‰的蔬菜、12.7‰的花生、19‰的農產品出口額,讓濰坊坐實了中國“米袋子、菜籃子、果園子和種子庫”的名號,農業總產值更是早在2020年就超過千億元。
濰坊的農業值得點贊,新興產業發展同樣也不遑多讓。
在新興產業發展上,以“十強產業”為例,濰坊在全市率先實施市級“雁陣形”產業集群培育工程,突出縣域產業特色,高密有精密制造產業集群,諸城有現代高效畜牧業產業集群,壽光有品質蔬菜產業集群等,8個集群入選省級“雁陣形”產業集群,入選數量居全省第2位。
在“四新”經濟上,高密實施數字賦能工程,600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部接入工業互聯網,獲評省級信息消費試點市;諸城依托邁赫機器人等高新技術企業,帶動工業機器人、智能成套裝備、食品機械、環保機械等業態聯動發展,數控加工中心、自動焊接機器人、真空包裝機等產品填補國內空白,智能殺菌及包裝設備、環保機械國內市場占有率分別達80%、20%。
高密夜景
“郡縣治則天下安,縣域強則國家富”。眾所周知,作為國民經濟的基本單元,縣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對推動地方城市的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具有關鍵性、戰略性和基礎性作用。
縣域強了城市才能強,城鄉統籌均衡發展,才會造就一個富有發展活力與強勁動力的區域中心城市。
2021年,濰坊各級投入財政補助資金2.6億元,全市5.2萬戶、9.4萬名脫貧人口無一人返貧致貧;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7元,同比增長10.9%,城鄉收入差距縮小到1.94:1,遠低于全省和全國水平。
濰坊完美地詮釋了這一點。
一桌“好菜”
濰坊之強,還強在改革創新上。
歷史上,濰坊是一個不斷“吃螃蟹”的城市,全國農業的“三大模式”誕生在這里,壽光的蔬菜大棚,諸城的國企改革等等,這些改革創新都給濰坊這座城市賦予了諸多光環。
如今,攜多年積淀的農業、制造業和縣域經濟發展優勢,濰坊以民生的友好度為起點,加強微觀城市體驗上的共享共治,端出了一桌“好菜”。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桌“好菜”竟源于一條建議。
2021年3月,正值櫻花盛開。美中不足的是,濰坊市政機關大樓前的人民廣場上,觀賞櫻花的市民苦于沒有停車位。
市政大樓前的停車場能否對外開放呢?一名公務員向濰坊市委書記提議開放市政大樓的停車場。這個動議很快得到了積極回應。不僅是市政大樓停車場,濰坊全市的公共停車場均限時向市民免費開放,后來所有公立醫院的停車場也加入到免費開放的隊伍中來。
僅此一舉,濰坊開了全國城市的先河。
對于一個城市的形象而言,最直觀的感受莫過于民生的友好程度??v觀近年來華彩蝶變的“網紅之城”,無不是以民生為切入點,建設“友好型”城市。
從微觀的民生服務切入城市發展,而城市回報的則是宏觀經濟上的闊步跨越。
在免費開放公共區域52萬個停車位的民生之路上,濰坊表面上是“還位于民”,實際上是把“以人民中心”的施政理念,在城市管理中率先垂范,解決民眾的民生痛點,疏解城市居民的民生怨氣。
同樣,這種務實的民生作風,更能改變干部作風、改善營商環境,提升城市品質,提升城市競爭力。
著名媒體人秦朔在實地調研濰坊發展之后感慨說:“中國的現代化還有很長路要走,我們需要濰坊這樣只爭朝夕、奮勇向前的精神,需要把解決民生問題不是掛在口頭而是落到實處的實干勁,我們沒有躺平的資本?!?
濰坊作為一個“友好型城市”的另一個指標是房價。濰坊市區內的房價多數在4000-8000元/平方米之間,上萬的房價基本沒有。濰坊GDP總量位居山東前四名,但房價卻排在省內倒數第二。
這個指標的意義,一方面說明濰坊市民安居樂業,生活壓力小,市民對城市的歸屬感較強;另一個方面則充分說明濰坊是一個城鄉發展較為均衡的城市。
濰坊風箏節
下一個“萬億之城”
當外界還在為濰坊站上7000億元的新臺階感到意外時,濰坊又雄心勃勃地開始劍指萬億俱樂部。
早在2021年初,濰坊就喊出了未來幾年的“一二三”目標:GDP總值過1萬億,進軍國內二線城市,沖刺全國大中城市綜合實力30強。
話音未落,2021年的濰坊就讓人們發現,原來夢想中的目標并不遙遠。
在中國,一個城市的GDP超過7000億元常常被視作萬億之城的后備軍,也就是“準萬億城市”。
在2021年城市GDP榜單上,濰坊排在第35位,較2020年提升了5個位次。濰坊也一舉趕超了紹興、揚州、南昌、鹽城和石家莊,與廈門旗鼓相當,僅落后昆明、沈陽200多億元。
可以說,2021年濰坊已順利躋身“萬億俱樂部”后備梯隊。
一旦濰坊躋身“萬億俱樂部”后備梯隊,對山東來說意義深遠。
目前,山東共有兩座萬億之城:青島與濟南。煙臺2021年GDP為8711億元,如無意外,也將在兩年內鎖定萬億俱樂部。這樣,“十四五”期間,山東將擁有四座萬億之城,將大大縮小與廣東、江蘇的經濟差距。
2022年1月,山東半島城市群發展規劃(2021-2035年)印發,明確提出:“支持濟南、青島中心城市相向發展、深化合作、功能互補、資源共享,合力打造高水平協作發展樣板,建設全國最具創新力、競爭力的發展軸帶?!?
而處在山東中部的濰坊,恰好是一個重要的“腰部城市”,經過多年發展,濰坊培育形成了機械、化工、紡織、食品、造紙5個千億級產業集群,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醫養健康、現代金融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
濰坊位于山東的幾何中心,東臨煙臺、青島,西接淄博、濟南,北邊靠海,南接臨沂,只要濰坊強起來,幾何中心的鏈接優勢就能得到充分發揮,幾乎可以把山東的重要城市都能鏈接上。
這也將意味著山東挺直了腰桿,可以將濟南和青島兩個方向的產業資源,連接形成一個強有力的經濟主動脈。
從這個意義上說,濰坊作為山東發展的脊梁,還有更重的擔子要挑,還有更遠的路要走。
屆時,濰坊還能否再端出一桌“好菜”?我們祝福濰坊。
本文作者趙治國系決策雜志特約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