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箭齊發”,浙江拼了!
在“八八戰略”實施20周年之際,浙江發出全面拼搶的動員令,“要拼搏到毫無保留”!
浙江提出數字經濟創新提質、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三個“一號工程”。“三箭齊發”,前所未見,一系列新的動向值得關注。
尤其是“地瓜經濟”迅速引起熱議。事實上,浙江行動的落腳點在后四個字上——提能升級。“地瓜經濟”從最早的雞毛換糖,到鼓勵支持浙商“走出去”,再到如今全力打造的3.0版,“提能升級”是關鍵。
“地瓜經濟”3.0的背后,浙江經濟究竟如何升級?
省委書記的走訪路線圖
全國兩會前夕,一則“浙江省領導走訪國家有關部委單位”的消息,低調,信息量卻極大。
3月1日,浙江省委書記易煉紅、省長王浩帶隊在北京密集走訪。過去,地方領導進京走訪,一般首先拜會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工信部等重要經濟部門。然而,浙江卻選擇商務部、海關總署和國鐵集團這三個部委單位,而且是省委書記和省長聯袂走訪。最高規格、首先拜會,顯示商談的事項關系全省、極為重要。
消息中披露了此次走訪的目的,簡短的一句話開門見山、要點明確。
在商務部,就打造重大影響力經貿展會活動、加大招引外資力度、自貿試驗區改革創新等主題進行交流協商。
在海關總署,就杭州亞運會、亞殘運會通關保障,高水平開放平臺打造,長三角海關監管一體化建設等主題進行了深入磋商。
在國鐵集團,就在建和擬建鐵路項目推進、加快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等主題進行了溝通交流。
走訪中,易煉紅表示,浙江部署實施“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著力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推動雙循環戰略樞紐地位再提升。
打造重大影響力經貿展會活動、加大招引外資力度、加快寧波舟山港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等,這些重大項目均放在“地瓜經濟”提能升級“一號開放工程”中部署,出人意料。
“地瓜經濟”指的是“跳出浙江發展浙江”,鼓勵支持浙商“走出去”,像地瓜的藤蔓伸向四面八方,吸取更多陽光、雨露。新時代“地瓜經濟”如何轉型升級?
把此次浙江省領導的走訪路線圖,與浙江省委“新春第一會”上的講話結合起來看,才能看出浙江經濟升級的新風向。
改革開放以來,浙江抓住經濟全球化及國際分工機遇,創新市場和資源“兩頭在外”的高增長模式,形成了富有特色的“地瓜經濟”。但是,面對百年大變局和全球經濟格局、產業布局大變動,機遇和挑戰前所未有。
在浙江省深入實施“八八戰略”強力推進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大會上,易煉紅強調,浙江必須與時俱進推動浙江經濟提升發展,更好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打造更具韌性、更具活力、更具競爭力的“地瓜經濟”。
“地瓜經濟”升級即提升浙江開放的能級水平,“面對前所未有的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全方位提升浙江開放水平顯得尤為重要、尤為緊迫,惟有更加堅定地擁抱世界,構筑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對外開放格局,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在浙江“一號開放工程”具體部署中,有一個關鍵詞值得關注:提升浙江雙循環戰略樞紐地位。進京對接的重大項目均凸顯了這個戰略目標。
浙江經濟早已過了小商品貿易的時代,也過了兩頭在外、大進大出的加工貿易階段。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石化與新材料等新興主導產業現代化發展,提升大宗商品配置能力、高端要素集聚能力等,是浙江經濟轉型升級的當務之急。
特別是在雙循環大背景下,浙江通過提升自身的位勢,打造雙循環戰略樞紐,這是“地瓜經濟”3.0的重要內涵。
提升開放能級,打造雙循環戰略樞紐,浙江正在下一盤大棋。
更大、更強、更硬核!
2月1日,浙江省加快實施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工程動員部署會在寧波召開,省長王浩參加。這是新年以來,浙江召開的第一個全省性工作動員部署會。
此前1月10日,在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見證下,浙江與國鐵集團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建海鐵聯運高質量發展示范區,推動寧波舟山港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強港。
3月1日,浙江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走訪國鐵集團,推動戰略合作落地。
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親自謀劃、密集推動。舉全省之力提升寧波舟山港發展能級的決心,已然彰顯。
“傾力推動寧波舟山港由大到強,打造‘硬核’力量!”王浩說。
“要以更大力度、更快速度、更高標準、更過硬措施,全面實施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工程,更好服務全國全省發展大局!”時不我待的迫切性溢于言表。
2022年,寧波舟山港貨物吞吐量超12.5億噸,連續14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浙江省對寧波舟山港提出的要求卻是:更大、更強、更硬核!
浙江為何如此看重寧波舟山港?寧波舟山港對于浙江經濟升級究竟有何戰略價值?
2020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寧波考察時指出:寧波舟山港在構建“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發展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等國家戰略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硬核”力量。要堅持一流標準,把港口建設好、管理好,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強港,為國家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寧波舟山港一直以外向型發展為主,海向腹地廣闊,目前已開通國際航線280余條。但陸向腹地拓展不夠,出口集裝箱主要來自浙江省內。這表明寧波舟山港在承擔服務長三角、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的“硬核”力量上,還任重道遠。
港口不僅是一個國家對外開放的窗口和橋梁,更是保障國家戰略資源安全和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的重要基礎。寧波舟山港是浙江打造雙循環戰略樞紐的“龍頭”,“這不僅是寧波、舟山的事,也牽動著省內其他城市,聯動國內和世界”。
在浙江省的謀劃中,寧波舟山港要以中歐班列為主線,沿國家鐵路主干網布局,打通港口與鐵路的班列連接;以長江沿線溯游而上,布局江陰、馬鞍山、九江,乃至武漢、重慶等港口,輻射廣大中西部地區。
將寧波舟山港打造成為連接“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支點,從而強化浙江的雙循環戰略樞紐地位。浙江希望把寧波舟山港打造成為全球重要港航物流中心、戰略資源配置中心和現代航運服務基地。
除了寧波舟山港,浙江舉全省之力干的“大事”,還有杭州亞運會、中國—中東歐博覽會、世界互聯網大會、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等一系列國家級展會活動。展會活動在對外開放中往往具有重大的撬動作用和影響力效果。浙江依托重大展會活動,打造高能級開放平臺,集聚全球高端資源。
“浙江從來都是天下的浙江,浙江人從來心里裝著天下,也敢于闖天下,要更好立足浙江發展浙江、跳出浙江發展浙江,全面展示中國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的堅毅決心和奮進姿態。以‘浙江之窗’展示中國之治,以‘浙江之答’回應中國之問。”易煉紅說。
經略浙江、胸懷天下,這是“八八戰略”提出以來浙江貫有的格局。
全球視野、全球布局
2022年底,浙江啟動“千團萬企拓市場搶訂單行動”,帶起了一波全國出海搶訂單風潮。
“為各地打了樣!”浙江的快和拼引人贊嘆。與此同時,浙江的另一個“大動作”更值得關注。
1月9日,浙江啟動“投資浙里”全球大招商年活動。緊接著1月10日,浙江省市區三級聯動赴香港招商。這是浙江全球大招商的首站,也是1月8日兩岸通關開放后的第一批省級招商團。
“外資工作正面臨重大機遇。”在浙江干部看來,全國疫情防控政策優化調整,對外招商引資迎來一個窗口期、機遇期,“當前,區域間的競爭非常激烈,誰先去對接,誰就能掌握主動權。”
浙江能搶得先機,源于浙江干部深入骨髓的“搶、拼”意識。
1月28日,新春開工第一天,浙江向廣大外資企業致信,稱將以“超強決心、超常舉措、超大力度”吸引全球投資合作。
2023年,浙江將組織超200個團組奔赴境外招商,這樣的規模在歷史上絕無僅有;省級統籌、省市縣聯動、省級部門多方合作,這樣的招商力度也是首次。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怎么體現更大力度?就是要大規模、要快速,到發達國家和地區,瞄準浙江所需的重點產業和主導產業,進行廣泛宣傳招引。”浙江干部說。
浙江海外招商團每到一站,都提前做好細致的規劃,詳細分析招引的領域和產業方向。“在海外,我們要用外商聽得懂的方式,向外商推介浙江產業基礎好、市場潛力大、交通物流便捷、人才集聚度高等優勢。準備材料也要從推介對象的角度去思考,通過便于他們理解和接受的推介,激發他們對投資浙江的興趣。”浙江干部海外招商頗有心得。
浙江全球大招商不僅僅是為了拼經濟,更是落實“一號開放工程”的重要舉措,“在海外招商的同時,我們希望幫助浙江企業對接歐洲先進制造業產業合作資源,幫助他們打開對外投資的視野”。
“地瓜經濟”提能升級,雙向開放是應有之義,既把外資企業引進來,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地,也將浙企投資海外之門開得更大,這樣才能實現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
“地瓜經濟”3.0不僅是浙江人經濟,更是打造全球高端要素資源的高地,實現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的有機統一。
以德國為例,目前德國在浙江投資設立了1058家企業,合同外資49.2億美元。18家德國世界500強企業在浙投資企業達51家,大眾、博世、西門子、巴斯夫、拜耳等皆在列。
同時,德國也是浙江在歐洲投資額最大的國家。截至2022年底,浙江省累計在德國設立企業和機構447家,對外投資備案金額72.03億美元。
浙江與德國之間的投資經貿合作,可以說是“地瓜經濟”3.0版的典范。浙江希望這樣的模式在全球復制。
全球視野、全球布局,這是新時代浙江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