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小城市發展要么占據天時地利,要么資源稟賦過人。而現在,新興產業冠軍常常是無中生有的顛覆式發展。“區位決定論、交通瓶頸論、資源限制論”等傳統觀念正在被打破,換道超車成為新的發展路徑。
從《決策》梳理來看,新興產業冠軍城市的發展路徑有四種類型,包括資源優勢型、創新引領型、龍頭帶動型、資本驅動型。不論哪種類型,它們都有各自的秘訣、各自的精彩。
資源優勢型: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勝勢
“資源陷阱”一度是籠罩在資源型城市上的發展“魔咒”。新興產業發展,為打破發展“魔咒”、更好地轉化資源優勢,提供了新的機遇和路徑。
安徽鳳陽縣是著名的“石英之鄉”,石英巖儲量、品味、綜合利用價值居全國第一。過去主要加工成低附加值的普通玻璃,產業規模一直不大。鳳陽縣在完成礦山整治后,開始尋找新的發展路徑。
2016年,鳳陽縣成功招引國內光伏玻璃巨頭——福萊特集團。這是鳳陽發展的重要轉折點。光伏玻璃是光伏組件不可缺少的重要輔材之一,也是附加值相對較高的新興產業細分領域。隨著光伏產業的快速發展,光伏玻璃需求快速增長,帶動了一批國內光伏玻璃制造企業進行產能擴張。
鳳陽縣抓住機遇,先后引進亞瑪頓、南玻等頭部企業。對于光伏玻璃企業而言,鳳陽百億噸級的優質石英砂資源有著“致命”的吸引力,“光伏玻璃行業,工藝重要,資源更重要”。
如果僅僅停留在光伏玻璃生產,鳳陽或許很難成為新興產業冠軍城市。鳳陽的秘訣是不斷“建鏈、延鏈、補鏈、強鏈”,以配套促聚集,聚鏈成群、集群成勢。
在產業鏈上游,鳳陽縣利用優質石英砂資源,吸引龍頭加工企業;在產業鏈中游,引進培育一批市場領先配套企業;產業鏈下游,瞄準光伏廢舊組件回收,布局“產業發展中的最后一公里”。
經過不懈努力,鳳陽構建起石英砂加工、光伏玻璃、電池片、邊框、膠膜等完整的產業鏈條。僅在光伏玻璃上,鳳陽縣產能接近全國的1/4,成為全球最重要的光伏玻璃生產基地。
雖然資源類型不同,江蘇如東縣和鳳陽縣的發展路徑卻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東擁有86公里海岸線,104萬畝的灘涂面積為江蘇省之最,海陸交匯讓如東擁有豐富的風能資源。如東縣一直在探索利用資源“聚寶盆”,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發展勝勢。
“能源是一個大產業,其相關配套產業更是一座‘富礦’。如何做大做強產業‘盤子’,形成綠色能源產業體系,是我們思考的一個重點。”如東干部說。
如東縣聚焦風電產業鏈“補鏈、強鏈、延鏈”,招引了上海電氣、江蘇海裝為代表的整機制造企業,重通成飛、海力風電、國科智能等配套裝備制造企業,以及中天海洋、中交三航等工程建設單位,同時還配套建有國內首個風電專用碼頭,形成以風機整機和配套設備制造為主的風電全產業體系,從而快速崛起為“海上風電第一縣”。
以資源帶投資、以投資促產業,從“資源開發”到“裝備制造”,以資源優勢撬動產業能級提升,強化鏈條式培育,如東縣走出了一條清晰的“鏈式”產業發展路徑。
創新引領型:發揮創新的“磁石效應”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何真正依靠創新驅動發展,是當前各地探索的重點。“中國環境谷”可以說是其中的典型樣本。
在環境產業領域,合肥蜀山經開區是后來者,2018年才開始起步。如果按照傳統發展路徑,拼資源、拼招商,只能亦步亦趨承接低端落后產能。“只有依靠創新驅動,才能實現彎道超車。”蜀山經開區對此有著清醒地認識。
蜀山經開區緊鄰科學島,島上的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研究院,在大氣監測治理技術研究方面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島上的院士從辦公室到蜀山經開區,只有7分鐘車程。這是其他地方夢寐以求的資源。
“近水樓臺先得月”。蜀山經開區充分發揮科技資源得天獨厚的優勢,短短兩三年內就集聚了27個國家和省級環境領域高端科研平臺,以及十多位院士。“每位院士的背后都圍繞著一批優質科創企業,他們1個電話抵我們上門跑10趟。”蜀山經開區干部說。
在“雙碳”的剛性約束下,很多環境治理技術、工藝都需要提升更新,會產生海量的技術需求。在“技術紅利”時代,院士就是招商引資最好的金字招牌。
科創資源像一塊巨大的磁石,吸引了國內一流環境企業快速聚集。蜀山經開區高舉高打,聚焦科技含量高的環保技術研發、先進環境儀器等產業高端環節,一個高端環保全產業鏈加速成形。“中國環境谷”迅速崛起成為環境產業領域的新興產業冠軍。
背靠科學島,蜀山經開區無疑是“幸運兒”。對于中小城市特別是廣大縣域而言,它們面臨的是創新基礎薄弱、資源匱乏的困境。在這種情況下,安徽南陵縣另辟蹊徑、借勢發展。
在發展快遞物流裝備產業的過程中,南陵縣由于沒有產業基礎,又不靠大城市,一開始招商引資四處碰壁。怎么辦?換一種“打法”,依靠創新驅動。
盡管沒有相關創新資源,但南陵縣還是下定決心組建全國第一個,也是全國唯一的快遞物流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研究院。研究院沒有人才,就從南京郵電大學等科研院所借用人才;沒有技術研發能力,就與國內相關高校院所、頭部企業合作,開展應用技術協同開發;沒有項目孵化和成果轉化路徑,就與相關單位深度合作,共建研發項目推介中心、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研究院是開放式、平臺型研究機構,我們瞄準行業、痛點堵點,面向全國進行課題發布,集聚業內最頂尖的創新資源,大家在研究院平臺上共同攻關。”南陵縣干部說。
通過借勢發展,南陵縣將一個原本沒有編制、沒有人員、沒有資產的“三無”研究院,打造成為業內頂尖創新資源匯聚的平臺,“讓南陵成為一個讓人仰望的技術高地,而不是成本洼地”。
有了技術驅動,產業發展的高端要素資源齊聚,企業紛至沓來。短短幾年時間,南陵就成為全國規模最大、創新最活躍、產業鏈條最齊全的快遞物流裝備產業集聚地。
從零起步、無中生有,南陵縣上演了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傳奇。
龍頭帶動型:打動企業的“關鍵招”
行業龍頭企業一向是各地招商引資爭搶的“香餑餑”。龍頭企業帶動是最易操作的產業發展路徑之一。在《決策》的梳理中,僅寧德時代一家龍頭企業就帶動多個新興產業冠軍城市崛起,如福建寧德、江蘇溧陽、四川宜賓等。
然而,龍頭企業招引競爭十分激烈,不僅要各方面優勢齊備,還要有能打動企業的“關鍵招”。
在寧德時代的落戶候選名單上,溧陽本來并不靠前。但溧陽市先發制人,主動出擊,通過“七拐八拐”與寧德時代建立了聯系。經過多番洽談,最終用誠意打動了寧德時代。
企業雖然落戶了,但對溧陽來說并不是一勞永逸。“溧陽這個廠最后到底能做到什么樣,一開始我們也不敢說特別有信心,更想不到這個廠現在的規模能擴大到當初的10倍,這個信心是一點一點慢慢建立起來的。”寧德溧陽工廠有關負責人說。
為了堅定企業留在當地的信心,溧陽政府為重點企業配置了駐廠專員,負責企業和各政府部門的協調,共同解決問題。派駐在寧德溧陽工廠的這位專員從建廠之初就到崗隨時待命,“他可能比企業大多數員工都更了解這家工廠”。
正是由于極致的服務和信任,寧德時代全資子公司江蘇時代已經在溧陽累計投資了四期鋰離子電池研發和生產項目,總投資近300億元,并且帶動70多家上下游企業集聚溧陽,龍頭企業的集群效應明顯。
相比溧陽,宜賓招引寧德時代的過程更為曲折。早在2017年,宜賓市政府就有意招引寧德時代。當時想邀請寧德時代建廠的城市很多,宜賓的整體競爭力并不突出,一開始招商人員連寧德時代的高管都接觸不到。
經過多方努力,最終與寧德時代建立了聯系。但此時宜賓鋰電產業“一窮二白”,幾乎沒有上下游產業支撐,寧德時代考察后并不滿意。
真正打動寧德時代的是當地的辦事效率和招商誠意。“他們提出一個問題,我們就解決一個,比如物流、場平、電價等,直到他們提不出問題。”宜賓干部說。
為獲得寧德時代的青睞,宜賓政府先從上游原材料開始,加速鋰電產業布局,為寧德時代落戶提供上游產業配套。
從第一次接觸到最后簽約,宜賓用了663天。當地流傳說,“苦戀”寧德時代663天,終于“抱得美人歸”。
回頭來看,宜賓的真誠付出也收獲了豐厚回報。“寧德時代在哪里建廠,它的供應鏈配套也會陸續落在當地,帶動當地產業發展。”短短幾年時間,宜賓已成為全球動力產業鏈最為完整、配套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
“一企帶一產,一產興一城”。以五糧液聞名的“中國酒都”宜賓,如今成了“中國動力電池之都”。
資本驅動型:建立投行思維
近年來,“產業基金+資本招商”已成為各地招商引資和產業發展的主流模式。尤其是新興產業投資大、周期長、風險高,需要發揮政府投資基金的撬動作用。江蘇金壇從洛陽“抄底”引進中航鋰電的案例極具代表性。
2015年,金壇一次性投入28億元,引進了中航鋰離子動力電池項目。但不久之后,由于國家新能源補貼政策調整,中航鋰電(洛陽)出現巨額虧損。該公司從“香餑餑”一下變成“燙手山芋”,其母公司成飛集成計劃將其脫手。
金壇區領導班子聞風而至,再次頂住巨大壓力,果斷做出了“抄底”整個中航鋰電公司的決策。
金壇區與中航鋰電商定新設立的公司注冊資本40億元,其中,中航鋰電出資30%但擁有控制權,金壇區出資70%。此后,金壇區先是一次性投入28億,為項目快速啟動提供了充足資金保障;同時又允許中航鋰電將知識產權等無形資產作價評估,大幅減少了中航鋰電的實際出資金額,釋放出極大誠意,既加速了項目落地,又為后續爭取中航工業集團的支持打下了堅定基礎。
整個重組過程一氣呵成,彰顯了金壇區敏銳的“風口”判斷能力、嫻熟的資本運作能力、果敢的戰略執行能力。
中航鋰電總部落戶后,金壇區一方面通過各種手段持續作價增資,累計投入超過50億元,彰顯了與企業共同進退的決心;另一方面,始終對外部資本增資秉持開放歡迎的態度,陸續引進廈門國資、小米長江、紅杉凱辰等外部投資者。在這個過程中,雖然金壇國資的股權被稀釋,但中航鋰電的股權結構持續優化,為健康發展及后續上市提供了有力幫助。
更重要的是,在金壇國資控股后,選聘了既具有中航系背景、又具備改革精神的劉靜瑜擔任職業經理人,正是劉靜瑜大刀闊斧的改革讓中航鋰電起死回生。作為控股股東,金壇完全沒有“有錢便是爹”的傲慢,而是給了企業管理層充分的信任和改革自主權,而且非常懂得“及時退出孩子的成長”的道理。
在整個資本運作過程中,金壇充分展示了政府產業投資的投行思維,“如一位俠客,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中航鋰電對金壇的回報也是巨大的,不僅自身成功上市,成為緊追寧德時代、比亞迪的中國動力電池“探花”,同時短短幾年內帶動當地形成一條完整的動力電池產業鏈。
當前,中國地方產業發展和競爭已經進入資本運作時代,以資本力量進行產業配置,以投行思維進行產業培育。這是一種更高維度的產業競爭,或將成為新興產業冠軍城市誕生的主要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