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安徽人,但作為長三角人,我幾十年的工作和生活已在長三角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安徽省域面積超過14萬平方公里,有16個地級市,對于安徽改革開放以來起跑起飛的發展軌跡,我略知一二,探尋這些軌跡,是對安徽人民奮發努力、一往無前精神的深深致敬。
初印象
1979年秋天,我去西北上學,綠皮火車經停蚌埠,這是我第一次經過安徽土地,打開車窗,在站臺上看到有人叫賣符離集燒雞,車廂里有人吃這種燒雞,感覺很香,但因為囊中羞澀沒買,所以印象更深。后來查閱資料才知道產自宿州的符離集燒雞被稱為全國四大燒雞之一。
20世紀九十年代,我出差到了蚌埠,聽安徽朋友說,當時蚌埠作為工業城市,曾與青島、無錫等并駕齊驅,擁有完整的工業體系和眾多科研院所,城市經濟發展取得過驕人成績,部分工業制造國內獨占鰲頭,在安徽早年流傳有“合(指合肥)老大、蚌老二”之說。
2024年蚌埠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養成在學習研究狀態下開展工作的習慣,全面對標學習長三角先進城市,做好結合轉化文章,以過硬本領履行好職責使命,相信今后蚌埠會有更好的發展前景。
我在20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知道著名的包產到戶的小崗村在鳳陽縣,但那時并不知道屬于滁縣專區(后來改為滁州市)。滁州瑯琊山是我到過的第一個安徽旅游景點,也是第一次真正踏上安徽的土地。不久后還去了滁州天長縣,因為1987年我在蘇州參加鄉鎮企業考察學習的時候,認識了天長縣的鄉鎮企業局領導,他邀請我們去看看天長發展變化。天長現在屬于全國百強縣,八十年代在當地也是屬于經濟發展比較好的縣。后來我還去了滁州全椒縣,路過當時比較知名的柴油機廠,我到了部隊農場,在滁州全椒我第一次認知了什么是農場。現在滁州經濟總量在安徽排第三。根據滁州市政府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介紹,滁州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中國科創中心百強、全國外貿百強等。
1996年,我去馬鞍山出差,感覺這個城市非常美麗。馬鞍山市民普通話很棒,這是一個移民城市,因為當時馬鞍山鋼鐵公司集聚了來自全國各地的建設者和家屬。1996年聽馬鞍山市領導介紹情況時,他講的一件事讓我印象深刻。當時,南京正在建設祿口機場,這個領導說,他就喜歡大城市的輻射作用,南京祿口機場建成后,馬鞍山到機場的距離比到南京市區還近,他說,我們沒有出資,就擁有了一個機場??梢?,區域一體化的動力之強。
如今的馬鞍山,錨定打造安徽的“杭嘉湖”、長三角的“白菜心”新發展定位,與滬蘇浙地區新簽訂園區合作協議5個,還輪值承辦南京都市圈黨政聯席會。據媒體報道,馬鞍山如今有著“第二昆山”的美名,便利的交通條件,理想的地理位置,為其承接昆山的臺資企業轉移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我第一次到蕪湖,是1996年,記得是住在蕪湖鐵山賓館,晚上逛了蕪湖市,感覺很不錯,也開始對蕪湖有所了解。蕪湖市主要領導曾經說,蕪湖是一座有“五子故事”的城市,那就是“歷史有君子,開放有名字,革命有膽子,改革有傻子,發展有牌子”。我對蕪湖的了解從聽說傻子瓜子年廣九和奇瑞汽車開始,年廣九曾經入選中央統戰部、全國工商聯推薦宣傳的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名單。查閱資料得知,歷史上蕪湖成為通商口岸后,很多商品從上海進出口,蕪湖農產品輸出到上海,與上海貿易往來密切,又因為在新中國建國之初,吸引了大量上海人,被當地號稱為“小上海”。
前幾年我去蕪湖縣,也就是現在的灣沚區,真是今非昔比,縣城建設很有品質,菜館里地道的農家菜,新鮮的芹菜又嫩又香,雞湯鮮到讓我回味無窮。當時蕪湖縣正在布局新興產業,讓我深切感受從產業概念到產業成形、成長的過程,這是一個驚險而喜悅的過程,直到今天,都可以驗證蕪湖發展的堅毅、勇敢、收獲。
根據媒體報道,現在蕪湖集聚了“整車—零部件—后市場”規模以上企業814家、整車企業10家,奇瑞銷量突破188萬輛,與華為合作的首款轎車智界S7成功上市。蕪湖市正在更好發揮聯通長三角和中西部地區的綜合交通樞紐作用,進一步釋放“沿江就是沿?!钡膬瀯荨?
合肥蝶變
新世紀之初,我第一次到合肥,住在一個學校賓館,那個校園非常樸素而美麗,大院里綠樹成蔭,家屬區、辦公區合二為一,很多教職工上下班很近。我在南京生活過十幾年,因此,剛到合肥,聽他們講話,以為是南京話,但合肥朋友告訴我,他們講的就是合肥話。南京話語調比較硬,合肥話比較柔軟,很好聽,但各有方言特色。
那時合肥市政府辦公大樓剛剛落成,市民廣場很有氣勢,合肥的老朋友帶我到處走走,感覺到處都在建設。今天回想起來,那時正好是合肥起飛之際,2020年合肥經濟總量第一次突破萬億。
看到一些資料,合肥在20世紀50年代初被稱謂“三五”城市,就是五平方公里、五條馬路、五萬人口,有人還加了一個“五”,就是還有五個“企業”,其中包括三個“鐵匠鋪”,可見合肥當年發展的起點很低。但后來,合肥被媒體認為是中國發展速度最快的五座城市之一,真的被合肥感動。
現在的合肥是一座欣欣向榮的現代化大城市,常住人口接近1000萬,2023年經濟總量進入中國城市前二十名。據媒體報道,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胎生于合肥,中國第一臺微型計算機、中國第一臺窗式空調、第一臺仿生搓洗式全自動洗衣機、第一臺DVD在合肥誕生,合肥還是國家科學中心城市。今年,合肥市主要領導在該市人代會上講話指出,“敢闖敢試”已成為合肥最寶貴的基因,“合肥家電”、“合肥芯”、“合肥屏”等繼續彰顯新優勢,“合肥車”、“合肥星”、“合肥智腦”、“合肥量子”等加快搶占新賽道。我覺得更為重要的是,現在,合肥已經是很多城市對標學習的樣板,合肥很多發展的案例被各地剖析效仿。
對發展的自信
我經常跟宣城的人士交流,但真正去宣城也就僅僅到過郎溪縣。穿過江蘇宜興不久,就進入郎溪縣,郎溪縣公路非常不錯,路面和路兩旁干凈整潔,縣城市容市貌很養眼。曾經到過安徽省重點中學郎溪中學,更感覺校園美麗、干凈,校園文化氣息濃厚,看到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學子,感到很高興。
聽郎溪朋友介紹,郎溪縣位于長三角區域地理中心,皖蘇浙“三省通衢”,有世界上最古老的人工運河——胥河。現在郎溪正傾力打造“溪”至入微的服務品牌,形成營商環境強大的“溪”引力,郎溪榮膺全國“最具投資營商價值縣”。2023年9月,長三角(宣城)產業合作區廣德片區、宣州片區和郎溪片區同時揭牌,郎溪發展迎來新機遇。
我多次到過池州,有一次因為要趕一個會議,從合肥叫出租車大概凌晨二點多到達池州,在沿途燈火中感知池州,但可惜一直沒有登過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華山。池州市區很干凈,感覺很宜居,空氣清新,環境優美。有一年我還去池州參加了一場樸素而隆重的婚禮,那種民俗氣氛很濃的喜慶場面,看了也感覺非常開心。據介紹,池州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森林城市,所轄石臺縣有“中國原生態最美山鄉”的美譽。池州最近發展勢頭很猛,被媒體稱謂“奔池”速度。
我到過兩次黃山,爬過天都峰、光明頂,很遺憾沒有爬蓮花峰,但感受了黃山的“拔地極天、氣勢磅礴、雄姿靈秀”。還有一次住在黃山山上,一大早去看日出。我還在齊云山上吃過炒苜蓿蛋,鮮香撲鼻。在屯溪過夜,看了古民居,很震撼,實地略微了解了一點歷史上徽商的輝煌細節?,F在的黃山市發展蒸蒸日上,2015年黃山開通了高鐵,現在有6條高鐵開通,黃山進入了高鐵樞紐時代。
安慶我去過兩次,也掃描了安慶長江,但因為匆匆忙忙來回,所以對安慶印象不深。查閱相關資料,安慶是鄧稼先、陳獨秀、張恨水等名人的家鄉,現為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國優秀旅游城市。今年的安慶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在新的一年,安慶將創建“滿宜辦”一流營商環境品牌作為“永不竣工的工程”,這個提法很獨特。
安徽還有好多地級市很遺憾還沒有去過,希望在不遠的將來能成行。探尋安徽發展的軌跡,可以深切感受安徽和長三角的發展步伐。安徽有些朋友曾經調侃,說安徽地理位置不東不西,不是“東西”,感覺不能左右逢源。
通過這些年的砥礪前行,現在聽安徽有些朋友表示,很接受本省的地理位置,既能承東,與江浙滬無縫對接,從“我與長三角”到“我們長三角”,又能啟西,在中部崛起中展現風采,所以,他們認為安徽區位優勢良好。
這種認知的改變和積極的思維變化,體現的是對發展的自信,難能可貴,值得尊敬。從我與安徽各方面朋友的交流中深切感受到的,就是安徽發展的精氣神越來越足,干事創業的能力越來越強,這就是我所認知的安徽。
(作者系中共上海市委黨校經濟學教研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