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穿透薄霧,靈動的山泉從黃山山麓的深層巖石中滲出,穿石繞松,匯成涓涓溪水緩緩而下,“流”向位于黃山區的農夫山泉黃山生產基地自動化灌裝線。水源預處理、過濾、殺菌、灌裝、封蓋、下線……7月2日,第一瓶甘甜清冽的黃山版農夫山泉就這樣悄然問世。它承載著山川的韻律,等待著與世界相遇。
從0到1——“黃山有水嗎?”
時間軸拉回到2021年12月3日,杭州農夫山泉總部,黃山市委書記凌云率隊拜訪,就水資源開發利用進行合作商談,期待黃山優質水資源能加入農夫山泉供應鏈。
“黃山有水嗎?”剛一見面,鐘睒睒董事長便開門見山地問到。
現場發出的“靈魂拷問”,卻為一段“山”與“水”的情緣埋下了伏筆。
黃山生態資源稟賦絕佳,森林覆蓋率82.9%,空氣負氧離子常年穩定在每立方厘米2萬個以上。水資源更是黃山的天然優勢,人均占有量8126立方米,是全國人均水平的4倍;地表水和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新安江、太平湖、閶江出境斷面水質穩定達到地表水Ⅱ類標準,全域水環境質量在全國一直保持優質水平。
如何把生態“好水”轉化為產業“活水”?品牌打造不夠、缺少重大項目支撐等問題一直困擾著黃山,發展水產業,始終感覺還差一把勁。
要讓量大質優的水資源變為發展優勢,市委市政府對此始終態度堅定、行動堅決。13年前,全國首個跨省域的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改革應運而生,黃山市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淘汰搬遷高污染、高能耗企業和項目,投入200億元用于新安江流域綜合治理,近年來還積極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環境共同保護合作區,新安江的一江清水注入千島湖,成為杭州等地的重要水源。圍繞大力發展以天然飲用水為代表的綠色食品產業,市委領導緊盯農夫山泉這一市場占有率近30%的國內飲料龍頭企業,多次帶隊登門拜訪,為農夫山泉“落子”黃山踏破了門檻。
為找到符合農夫山泉高標準的稀缺優質天然水源,市專班頂嚴寒、冒風雪,足跡遍布三區四縣罕有人跡的深山老林。每次進山溯源至少5個小時、每天至少要走20多公里山路,最終在2個月內探尋到優質水源20多處,形成了詳盡的第一手水文資料。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2022年6月6日,鐘睒睒董事長親自率隊來黃實地考察水源地?;谠攲嵉乃馁Y料、主動真誠的合作理念,農夫山泉當即就確定了投資意向,黃山項目也成了農夫山泉確定投資意向最快的項目。
“一見傾心,再見傾情?!睆牡谝淮紊陶劦降诙闻陌宕_定投資意向,僅相隔184天。這背后是黃山力促資源與產業牽手的堅定決心,更是步步為“營”、水到渠成的“黃山誠意”。
至此,184天前的疑問有了圓滿答案:
“黃山不僅有水,更有生態好水!”
1+1>2——地方與企業的同頻共振
2022年9月2日,農夫山泉黃山生產基地項目在杭州成功簽約。
從開始拜訪到項目簽約時隔273天,從正式簽約到企業注冊用時4天,從企業注冊到項目備案僅用3天,50萬土方的高標準場平只用了3個月,廠房開工到竣工投產不到1年。
“黃山項目是我們近十年來前期工作推進最快的項目,可以用‘神速’兩個字來形容!”農夫山泉公司有關負責人這樣形容黃山服務之優、速度之快。
面對媒體一向低調的農夫山泉為何發出如此感嘆?答案也許就在地方政府的全天候保姆式服務里。無論是企業關心的,還是企業沒想到的,地方政府都考慮到了,正是這種極致服務打動了企業。
市級領導頂格推進,建立了以專班為主的項目新打法。項目還未簽約,就組建了市區兩級項目專班,協調全市要素部門、專業機構的骨干力量,對項目落地的各個環節進行提前論證和清單化梳理。簽約后,專班對后續任務逐項倒排工期、壓實到人、掛圖作戰、并聯推進,很多審批事項在符合規定前提下均被壓縮至1個或半個工作日,每項任務之間無縫銜接,全面提高了工作效率。
為了盡快熟悉項目情況,市專班第一時間赴千島湖、武夷山等地考察,重點學習農夫山泉水源地保護、管線鋪設、工廠建設等方面經驗,同時邀請了農夫山泉的合作方貴陽建筑勘察設計院來到黃山,提前介入管線設計,形成詳細設計資料,為項目落地做好了充分準備。
專班里像這樣高效工作的例子還有很多。為了加快土地供應,自規部門派人赴省駐點一周,全力跟蹤爭取省級支持,實現土地報批的最快速度;2022年遭遇大旱,市水文局專家系統分析了水源地40年水文資料,細致算出每個月水量可滿足的生產線條數,成功打消了企業對水量的顧慮;為了提升管線施工效率,住建部門專家下沉一線駐點,現場研究制定管線施工標準,快速有效解決焊接效果參差、基層土質松散等技術難題……
農夫山泉公司與專班的工作一直保持步調一致,數次主動赴德國對接設計團隊,協作指導輸水管線工程管理,在樁基施工、廠房建設等環節倒排工期、加班加點,雙方各司其職、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保障了項目推進的高速高質高效。
項目的成功落地,還吸引了山西、四川、云南等地城市多次來到黃山考察學習,重點就是學飲用水項目的建設經驗和地方的專班服務機制。
農夫山泉項目只是黃山優質營商環境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黃山專注于把營商環境打造成核心競爭力,常態化落實新安茶會、周六要素會商等機制,創新實施千名人員體悟實訓、千名干部駐企(項目)服務,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公開選聘126名“營商環境體驗官”,不斷提升為企服務的顆粒度、專業度、精準度,贏得了企業和社會的好口碑。在2024年一季度全省營商環境工作評議中,黃山市獲得了全省第3名的好成績。
基于黃山優質的水源和營商環境,農夫山泉追加了投資規模,決定兩期項目并一期,原定3條生產線增加至6條,總投資從12.5億元增加到了15.4億元。
+∞——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黃山路徑”
據悉,預計今年底,農夫山泉黃山生產基地的6條生產線將全部投產,投產后實際年產值將達20億元。
實踐證明,黃山與農夫山泉成功牽手,既是踐行“兩山”理論、推動綠色發展的順勢而為,更是創新突破、全力以赴的事在人為。筑夢青山綠水的背后,是黃山市近年來始終在不斷探索生態產品價值轉化的實現路徑:先后入選首批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城市,打造長三角區域性綠色生態產品交易中心,發布全省首個GEP核算地方性標準,創新探索“村落徽州”綠色金融、生態環境導向開發(EOD)項目、VEP收益權質押貸款項目等新模式,讓“金融活水”持續澆灌綠水青山,等等。
逐“綠”而行,向“新”發力。伴隨著黃山市全域進入高鐵時代,交通條件得到了歷史性改善;千余名徽創客、設計師、藝術家等新力量人才扎根黃山,開展創新創意創業創造創富實踐;以“五微”實現“五美”,持續推動建設全國最干凈城市、最美麗鄉村、最美風景線......如果說農夫山泉項目是資源到產業“從0到1”的原始突破,那么黃山優質的生態價值,在交通、人才等有利資源的加持下,在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賦能中,正在迸發出從“1到正無窮”的巨大能量,綠色產業開花結果,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隨著農夫山泉飲用水的下線,公司在黃山的產業鏈布局也在不斷延伸。今年春夏時節,農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來到黃山茶園查看茶情,為研發中式茶飲產品找尋新創意。據了解,公司打算加碼在茶飲賽道布局,再將30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現代化研發中心落戶黃山,推動茶園改造升級,并將繼續擴大無菌線的生產規模。無獨有偶,全球領先的新能源系統技術企業遠景科技集團等一批頭部企業,也紛紛被黃山絕佳的生態所吸引,選擇“落子”黃山。
如今的黃山,在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道路上越走越寬廣、越走越堅定。點綠成金、長青常盛,這片土地正在不斷書寫高質量發展新的“綠色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