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王傳福來過,
福耀曹德旺來過,
聯想楊元慶來過,
德國大眾、法國阿爾斯通、美國康寧等600多位世界500強高管也來過.....
六年來,他們都站上了這個舞臺——世界制造業大會。
世界制造業大會第七次在合肥舉辦,作為大會的永久落戶地安徽,再一次迎來高光時刻。
這場世界級大會,為何獨愛安徽?
圖片來源:央廣網
李書福的相“氫”
我們從一位汽車界大佬說起。
前不久,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來到安徽,并登門拜訪中華藥都亳州,還到了古井集團考察。
李書福來到亳州,當然不僅僅是為了品嘗古井貢酒,而是有謀劃產業合作的大動作。
策叔注意到,早在今年七月,亳州就與吉利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商醇氫新能源產業合作。
此次安徽之行,李書福表示,將不斷深耕安徽這塊發展沃土,加大投資布局力度,拓展合作領域、提升合作層次。
從王傳福到李書福,汽車大佬紛至沓來,看中的都是安徽“萬億規模”的汽車產業發展前景。
如今,每當我們一談到安徽,汽車總是繞不開的話題。
安徽的汽車產業有多猛?
今年1-6月,安徽汽車產量達150.6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62.1萬輛,均位居全國第2,僅次于廣東,全國10%的汽車在安徽生產。
日前,安徽省委十一屆七次全會提出,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構建“車能路云”融合發展的產業生態。在安徽“6178”現代化產業體系中,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位列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首位,足以說明安徽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的重視。
但汽車產業只是安徽“制造天團”華麗篇章的一頁。深入探究安徽制造業變遷的脈絡會發現,安徽始終堅持制造強省戰略,打造了多個“高光”的新興產業地標,構筑起一個新興工業大省的形象,創造了先進制造業集聚的“安徽現象”:
全國50%的光伏玻璃、20%的光伏組件在安徽生產,2023年光伏制造業營收超2900億元、躍居全國第3位。全球10%的顯示面板在安徽生產,2023年安徽各類顯示面板出貨量居全國第二、全球第三。
在《2023新型顯示十大城市及競爭力研究》中,合肥位列新型顯示十大城市第一名。
機器人產業規模和企業數量均位居全國前列,六軸工業機器人產量居全國第1位。
……
多年來,安徽傳統產業提檔升級、新興產業強筋壯骨,“老樹發新芽、樹林變森林、小樹變大樹”,逐漸在全國乃至世界產業版圖上占據了一席之地。2023年,安徽規上工業營收5.1萬億元,躍居中西部第一位、全國第七位,安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總量1.4萬億元、升至全國第十位,正式向外界宣告:安徽邁入工業大省行列。
從2018年到2023年,安徽規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5%,高于全國2.1個百分點,居全國第4位;工業對安徽GDP增長貢獻率達到47.2%。
這些安徽制造業的硬核實力,正是世界級大會永久落戶安徽的重要基礎。
安徽制造業躍升的六年,也是世界制造業大會走過的六年。
自2018年以來安徽已成功舉辦6屆,2019年9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親致賀信,指引大會向促進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實現共享共贏的高端平臺邁進,引領大會逐步成為具有重要國際影響力的制造業盛會。
這六年,大會累計促成合作簽約項目3600余個、實際完成投資超1.5萬億元,成為安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
安徽與制造業大會的“雙向奔赴”,被業界傳為一段佳話,吸引越來越多的世界級、國際化制造業領軍企業落戶安徽。
這里面最值得說的,就是德國大眾重注安徽的故事。
7月17日,大眾首款智能電動轎跑SUV——ID. 與眾在合肥正式宣布上市
貝瑞德的“金娃娃”
合肥天鵝湖北側,搭建起一個閃耀科技與夢想的舞臺,大眾中國掌門人貝瑞德帶著自信的笑容,穿過交錯的光影,站到了舞臺中央,發布大眾安徽在中國推出的首款新車—金標大眾。
金標大眾就是大眾汽車為安徽帶來的“金娃娃”,代表著高科技、高性能、高質量。
“大眾安徽就是我們的大本營,安徽是一方投資興業的熱土,合肥是大眾在德國以外最大的創新中樞。”大眾集團(中國)董事長貝瑞德說。
這正是安徽對外資吸引力持續增強的一個生動縮影。
對外開放是一個地方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推動力,打造開放新高地是安徽矢志不渝的追求。今年1-7月,安徽外貿規模躍居全國第9、中部第1,交出了一個歷史最好“成績單”。
許多人感嘆,“安徽越來越國際化,正成為一個近悅遠來的地方!”
堅持國際化,安徽的磁吸力來自哪里?
世界制造業大會就是觀察安徽開放的最好窗口。在全球資源鏈接上,安徽持續擦亮世界制造業大會名片,把國際化作為鮮明特色,努力拓展國際“朋友圈”。
策叔獲悉,第七屆世界制造業大會的外賓人數占重要嘉賓數量比重首次超過50%。同時,實施“徽動全球”計劃,開展海客圓桌會、投資安徽行等招商引資活動,把安徽的朋友圈擴大到柏林、倫敦、圣彼得堡、利雅得等世界各地。
為感召全球最強合伙人,安徽持續打造國際化營商環境,印發《創優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2024版)》,制定出臺“安徽省外貿促進政策30條”“安徽省優化外商投資環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資力度18條”等政策,實施惠企政策“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措施。在“2023年度萬家民營企業評營商環境”活動中,安徽省營商環境得分與口碑均位列全國前10,以“一諾千金”的營商環境贏得廣大客商的“一見傾心”。
截至今年6月,全省外商直接投資增速連續19個月高于全國;今年1-7月,全省實際到位外資120億元,同比增長36.6%,外商直接投資占比達到53%,高于全國24.4個百分點。實際使用外資增速居全國第7位、長三角第2位、中部六省第1位。
“在各地利用外資普遍下滑的大背景下,安徽省利用外資呈現較快增長,真是不容易,特別了不起。”一位國際商協會會長說。
當然,安徽要想成為開放型經濟大省,不僅要高水平引進來,還要全方位走出去。
我們看到,安徽制造業正在海外生根發芽,打出皖企“出海”強大攻勢:
奇瑞汽車業務遍布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全球累計汽車用戶1420萬,其中海外用戶390萬,連續21年位居中國品牌乘用車出口第一。8月5日,奇瑞首次躋身《財富》世界500強名單。
合力叉車歐洲總部開業,2024年上半年實現海外收入34.86億元,同比增長20.52%,占營業收入的比例為38.69%。
陽光能源在越南、菲律賓、哈薩克斯坦等多個國家拓展市場,加快全球綠色能源布局;
海螺集團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40余家企業、建成17個實體工廠,累計海外投資累計超過170億元......
越開放,越發展;越發展,越開放。
如今的安徽制造,跨越山海,走到海外,讓全世界感受安徽制造的澎湃力量,釋放“徽動全球”的獨特魅力,展現安徽智造的強大實力。
一款引發強烈關注的智能人形機器人,讓人們嗅到了未來的氣息。
亮相2024世界制造業大會的“啟江二號”人形機器人
啟江的思考
“身高一米八、體重120斤,會疊衣,能思考”,除了是人,還能是什么?
答案是“啟江二號”機器人。
就在9月8日,中國智能機器人生態大會暨中國人工智能學會智能決策專委會成立大會在合肥舉辦,“啟江二號”在大會精彩亮相,這是安徽研發的全國首個智能機器人“超級場景”。
“‘啟江二號’擁有更強壯的身體,更敏捷的小腦和更聰慧的大腦。”人工智能機器人的發展,有望成為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后的又一現象級產品。
在做大新能源汽車、先進光伏和新型儲能、集成電路、新型顯示等先進制造業外,安徽正在面向全球科技和產業前沿,布局量子科技、空天信息、通用智能、低碳能源、生命科學、先進材料、未來網絡等未來產業。
布局未來產業,安徽有著深厚的科技創新實力。
從全球首臺量子計算機到世界最薄觸控玻璃,一項項“世界第一”展現了安徽創新的高光時刻。目前,安徽已有、在建和預研的大科學裝置達13個,安徽省已建成國字號創新平臺223家;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高地拔節起勢,以顛覆性技術和前沿技術催生更多新產業、新模式和新動能。
更重要的是,安徽在科技體制機制轉化上爭當排頭兵,持續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融合貫通“政產學研金服用”,尤其在“政”這一塊,政府統籌布局,全面推廣“賦權+轉讓+約定收益”新模式,給予科技人才和專家更多的自主權,加快轉化進程,推動更多科研成果從實驗室的“書架”走向企業的“貨架”。
在這個融合創新的過程中,企業被擺在了核心的位置。
最新統計顯示,安徽企業創新主體不斷強化,企業研發投入、企業研發人員、企業研發機構、企業有效發明專利占比,均實現了80%以上。圍繞核心技術攻關,安徽還建立“圍繞一個重點產業領域、依托一批科技領軍企業、建設一批高能級平臺、設立一個重大專項、集聚一批高校園所、匯聚一批創新人才”的一體化配置機制。
特別是科大硅谷、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商學院、羚羊工業互聯網的“谷、院、網”三端融合,推動科研機構、高校院所、大科學裝置與企業、資本的協同創新,攜手打造科技創新策源地與新興產業聚集地融合發展的生態系統。
插上了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的“兩翼”,安徽的未來產業展翅高飛。合肥成為量子科技與產業“雙高地,量子信息領域排名全球第二、全國第一;人工智能產業鏈綜合評價居全國第5位、產業發展指數居全國第6,2023年規上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值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70.3%。
安徽制造業的未來充滿無限可能,而世界制造業大會正是讓全球見證這些驚喜的最佳窗口。
以“智造世界·創造美好”為主題的2024年世界制造業大會的序幕已經拉開。連續七年舉辦,這場大會本身就是安徽制造躍升的一部分,作為一個將舉辦地永久落戶安徽的世界級大會,必將和安徽制造一樣,迎來新的綻放。